[发明专利]一种预留大孔可调节位置的钢木混合剪力墙的连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206304.7 | 申请日: | 2017-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0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 发明(设计)人: | 何敏娟;马人乐;董文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敏娟;马人乐;董文晨 |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四***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留 大孔可 调节 位置 混合 剪力 连接 方法 | ||
1.一种预留大孔可调节位置的钢木混合剪力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木混合剪力墙包括钢梁、钢柱、内填轻型木剪力墙、螺栓、螺母、普通垫片、加大垫片、木盖板、木垫板和钉子,钢梁和钢柱连接组成钢框架结构,内填轻型木剪力墙以木龙骨作为骨架,并在表面铺设覆面板而成,木龙骨外侧与梁柱框架结构之间的间隙通过木垫板填充,所述木垫板通过垫板钉连接木龙骨,木龙骨的内侧设置有木盖板,所述木盖板的位置与木垫板相对应,所述木盖板通过盖板钉连接木龙骨;木盖板一侧设置加大垫片,所述钢柱或钢梁、木垫板、木龙骨、木盖板和大垫片通过螺栓连接;具体连接方法如下:
(1)工厂预制时,预先在钢柱或钢梁的翼缘上按固定间距钻取螺栓孔;
(2)按照普通钢框架的连接方式,将钢梁和钢柱组成梁柱框架结构;
(3)预制内填轻型木剪力墙,将木龙骨连接组成骨架,在木龙骨上与钢柱的翼缘上螺栓孔对应位置钻大孔,所述大孔的孔径比螺栓孔孔径大10-15mm;
(4)木垫板、木盖板钻好螺栓孔;
(5)将工厂预制的内填轻型木剪力墙放入梁柱钢框结构中,由于木龙骨上的大孔孔径比螺栓孔径大,通过调整螺栓的位置直至螺栓可以同时穿过钢柱或钢梁的翼缘螺栓孔和木龙骨上的大孔;
(6)待安装位置确定后,根据内填木剪力墙与梁柱框架结构的空隙大小选择合适的木垫板,填补空隙,并用垫板钉将木垫板在木龙骨外侧钉牢,垫板钉的数量根据连接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确定;
(7)在木龙骨内侧与木垫板对应孔位置放置木盖板,并用盖板钉钉牢,木垫板、垫板钉、盖板钉和木盖板共同作用,起到固定螺栓位置的作用;盖板钉的数量根据连接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确定;
(8)将螺栓依次穿过钢柱或钢梁、木垫板、木龙骨和木盖板上的螺栓孔,并拧紧完成连接;同时在钢柱的翼缘一侧螺栓垫普通垫圈,木盖板一侧垫加大垫圈,防止木盖板横纹承压破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大孔可调节位置的钢木混合剪力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钢梁和钢柱横截面为型钢或焊接组合截面,梁柱节点连接处采用便于现场组装的螺栓连接,或采用工程常用的焊接连接或栓焊混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大孔可调节位置的钢木混合剪力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和钢柱材质均为Q235或Q345结构钢中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大孔可调节位置的钢木混合剪力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龙骨为云杉-松-冷杉或花旗松中任一种,覆面板为胶合板或定向刨花板中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大孔可调节位置的钢木混合剪力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盖板、木垫板按对应孔径开螺栓孔,并根据盖板钉、垫板钉的个数确定木盖板、木垫板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大孔可调节位置的钢木混合剪力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盖板、木垫板材质与木龙骨相同,或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规格材或胶合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大孔可调节位置的钢木混合剪力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垫板在工厂生产多种厚度,根据实际空隙大小选择不同厚度的木垫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大孔可调节位置的钢木混合剪力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钉与垫板钉采用气枪钉,或麻花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大孔可调节位置的钢木混合剪力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采用普通螺栓或高强螺栓,但不施加预应力,直径根据木剪力墙设计承载力确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大孔可调节位置的钢木混合剪力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大垫片,采用国家标准GB96.2-2002规定的C级大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敏娟;马人乐;董文晨,未经何敏娟;马人乐;董文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63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拆分装配方法
- 下一篇:混凝土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