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图像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206288.1 | 申请日: | 2017-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5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兰;游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20 | 分类号: | G06T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位处理 耗时 预设 处理周期 图像数据处理 帧数 申请 处理图像数据 视觉处理系统 通信技术领域 存储资源 大小确定 关系确定 视觉处理 自适应 内存 访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图像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自适应解决由于视觉处理流程的访问内存的耗时较长而导致的视觉处理系统的性能差的问题。本申请的方法包括根据存储资源大小确定初始Tile尺寸,在一个处理周期内,以初始Tile尺寸为分片单位处理数据,每个处理周期需要处理预设帧数的数据,然后确定以初始Tile尺寸为分片单位处理数据的第一平均帧耗时。在下一处理周期内,以预设Tile尺寸为分片单位处理预设帧数的数据,并确定以预设Tile尺寸为分片单位处理数据的第二平均帧耗时,然后通过第一平均帧耗时和第二平均帧耗时之间的关系确定目标Tile尺寸。本申请适用于处理图像数据时采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实时视觉处理系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复杂,相应的视觉处理算法也越来越复杂。视觉处理算法的实现流程为,将原始图像数据划分为片(Tile),然后通过直接内存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DMA)采用乒乓传输的方式将Tile载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进而由视觉处理模块对载入SRAM的Tile进行处理,将经过处理的Tile存储在SRAM中,再由DMA将经过处理的Tile进行载出,从而得到目的图像。
在上述过程中,视觉处理单元的算子对Tile的运算时长会随着Tile的大小变化而变化,为了提高对图像数据的处理性能,需要使Tile的大小与算子相适应,从而减少整个视觉处理流程的耗时。视觉处理流程的耗时还与DMA搬运Tile所需的时间有关,随着视觉处理系统的系统环境的变化,DMA搬运相同大小的Tile的时间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即使确定出与算子适应的Tile大小,也可能会由于DMA搬运时间较长导致视觉处理流程的耗时较长。
具体的,由于DMA载入第一个Tile之后,视觉处理模块就会对第一个Tile进行处理,与此同时,DMA还会继续载入第二个Tile,如果视觉处理模块处理完第一个Tile后,DMA还没完成对第二个Tile的载入,视觉处理模块就必须等待第二个Tile载入完成后才能继续进行处理,由于DMA载入Tile的时间与视觉处理模块对Tile的处理时间不同,就会出现等待时间,从而延长了视觉处理流程的耗时,导致视觉处理系统的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能够自适应解决由于视觉处理流程访问内存的耗时较长而导致的视觉处理系统的性能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数据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控制视觉处理流程的装置根据存储资源大小确定初始Tile尺寸,然后在一个处理周期内,以所述初始Tile尺寸为分片单位处理数据,其中,每个处理周期需要处理预设帧数的数据,进而确定在该处理周期内以所述初始Tile尺寸为分片单位处理数据的第一平均帧耗时,平均帧耗时为一个处理周期内,处理每帧数据所消耗的平均时长。然后,在下一处理周期内,以预设Tile尺寸为分片单位处理预设帧数的数据,并确定以所述预设Tile尺寸为分片单位处理数据的第二平均帧耗时,进而通过所述第一平均帧耗时和所述第二平均帧耗时之间的关系确定目标Tile尺寸。可见,在相邻的两个处理周期内,以不同的Tile尺寸为分片单位来处理数据,进而通过两个处理周期的平均帧耗时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目标Tile尺寸,由于目标Tile尺寸是根据每个处理周期的平均帧耗时情况确定的,所以目标Tile尺寸更加适合当前的系统环境和当前所使用的算子,进而以目标Tile尺寸为分片单位来处理数据可以减小视觉处理流程的耗时,即通过自适应地确定目标Tile尺寸提高了视觉处理系统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6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