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药雾滴叶片跨膜吸收观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06078.2 | 申请日: | 2017-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4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民;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药 雾滴 叶片 吸收 观测 装置 | ||
1.一种农药雾滴叶片跨膜吸收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计算机(1)、温湿度控制器(2)、第一数码相机(3)、第一显微镜(4)、照明灯(5)、外雾化喷头(6)、温湿度传感器(7)、内雾化喷头(8)、内防雾玻璃罩(9)、叶片压紧机构(10)、支持架(12)、外防雾玻璃罩(13)、下底板(14)、第二数码相机(15)、第二显微镜(16),
外防雾玻璃罩(13)笼罩在下底板(14)上构成外防雾室,用于放置整个植株,支持架(12)置于外雾化室内,所述内防雾玻璃罩(9)笼罩在支持架(12)的上顶板上、与支持架(12)的上顶板构成观察室,外雾化喷头(6)、内雾化喷头(8)分别插入外防雾室、观察室内,所述温湿度控制器(2)通过两条数据线分别与外雾化喷头(6)和内雾化喷头(8)相连,分别控制外雾化喷头(6)和内雾化喷头(8)喷雾以控制雾化室内的湿度;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7)置于观察室内、并通过数据线与数据采集计算机(1)相连接,用于检测内防雾玻璃室内的温湿度;叶片压紧机构(10)设置在观察室内位于支持架(12)的上顶板上方的位置,用于压紧植物叶片(11);
照明灯(5)位于外防雾玻璃罩(13)的上方,所述第一数码相机(3)和第一显微镜(4)置于外防雾玻璃罩(13)的上方并能够调节第一显微镜(4)与外防雾玻璃罩(13)之间的相对位置,用来获取叶表面正面雾滴的吸收过程;所述第二数码相机(15)和第二显微镜(16)置于外防雾玻璃罩(13)的侧方并能够调节显微镜与外防雾玻璃罩(13)之间的相对位置,用来获取叶片侧面雾滴的吸收过程;第一数码相机(3)和第二数码相机(15)通过两条数据采集线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计算机(1)相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计算机(1)用于接收、观察和处理第一数码相机(3)和第二数码相机(15)传递过来的叶表面雾滴吸收过程的图像以及监测内防雾玻璃罩(9)内的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雾滴叶片跨膜吸收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压紧机构(10)为手动机械式叶边缘压紧器,由第一圆弧形叶边缘压块(17)、第二圆弧形叶边缘压块(18)、单伸出杆无通孔的圆弧形叶边缘压块(19)、单伸出杆和双通孔的固定块(20)、单伸出杆和单通孔的固定块(21)以及六个连接杆(22~27)组成;所述带有通孔的固定块的圆柱形通孔的中心轴线与带有伸出杆的压块和固定块的伸出杆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水平面内平行,通孔和伸出杆的公称直径均为10mm,任意通孔与伸出杆的连接方式采用间隙配合,单伸出杆无通孔的圆弧形叶边缘压块(19)的伸出杆先插入单伸出杆和单通孔的固定块(21)的同侧通孔,再将单伸出杆和双通孔的固定块(20)的两个通孔分别套在已经连接好的单伸出杆无通孔的圆弧形叶边缘压块(19)和单伸出杆和单通孔的固定块(21)的伸出杆上,最后用所述六个连接杆(22~27)将所有的压块和固定块连接起来构成10个活动铰链;所述单伸出杆和单通孔的固定块(21)通过焊接与支持架(12)固连;所述第一圆弧形叶边缘压块(17)和第二圆弧形叶边缘压块(18)的高度均为15mm,所述单伸出杆无通孔的圆弧形叶边缘压块(19)的伸出杆长度为60mm,所述单伸出杆和单通孔的固定块(21)的伸出杆长度为45mm,所述单伸出杆和双通孔的固定块(20)的伸出杆长度为30mm,所述六个连接杆(22~27)的厚度均为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雾滴叶片跨膜吸收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控制器(2)具有两个旋钮分别用于控制所述雾化室内的湿度,所述内雾化喷头(8)和外雾化喷头(6)为带有指数形过渡段的阶梯形变幅杆低频超声雾化喷头,其主体的振动频率为45-60k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雾滴叶片跨膜吸收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码相机(3)、第二数码相机(15)分别拍摄所述第一显微镜(4)、第二显微镜(16)放大的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雾滴叶片跨膜吸收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7)型号为DHT11,温度测量范围:0℃-50℃,湿度测量范围:20%-95%,湿度测量误差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60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胶装置
 - 下一篇:基于图像的单板缺陷自动检测及挖补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