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加强筋的履带支重轮旋压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5291.1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4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叶贵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晟泰克旋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加强 履带 支重轮旋 压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带轮旋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具有加强筋的履带支重轮旋压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履带支重轮依然采用传统的铸造毛坯,再经机械加工而成,此加工方法造成零件壁厚很厚,重量较重;切屑量大,支重轮内需铸造加强筋,材料利用率低;铸造毛坯内会形成气孔,造成密度不均匀,皮带轮加工完成后必须做动平衡处理,生产效率低;制造周期长,能耗高。现有我公司之前申报的专利“T”型支重轮的旋压工艺,此旋压工艺适用与安装轴偏长的支重轮,现有不同客户的支重轮的轴设计结构不一,有客户的轴设计的偏短,现有的旋压工艺不能够进行适用,在此情况下我司发明了局部增厚的旋压工艺,解决了制造履带支重轮局部加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具有加强筋的履带支重轮旋压制造工艺,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拓宽旋压技术的应用领域,减轻履带支重轮的重量,增加履带支重轮的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履带支重轮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加强筋的履带支重轮旋压制造工艺,第1步:制作履带支重轮毛坯,用落料冲孔模具进行落料制坯;
第2步:将第1步得到的毛坯放入模具中,模具下模带多个加强筋型凹槽,上、下模具压住毛坯,使毛坯变形成碟形并旋转,旋轮直接平推材料形成凹形结构,材料和模具接触后在旋压件内壁形成均匀分布的多条加强筋;
第3步:将第2步得到的两个旋压件和轴套进行组合焊接,用数控车床分别加工轴套两端轴承孔,最终完成产品。
所述的第2步,采用60和80型旋压机上用旋轮做出的凹形结构及内壁平均分布的多条加强筋。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对模具下模设计改,下模中带多个加强筋型凹槽,上、下模具压住毛坯,使毛坯变形成碟形并旋转,旋轮直接平推材料形成凹形结构,材料和模具接触后在旋压件内壁形成均匀分布的多条加强筋;拓宽旋压技术的应用领域,减轻履带支重轮的重量,增加履带支重轮的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履带支重轮的生产效率,产品一致性好,不需做动平衡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第1步成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2步成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2步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3步成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附图,一种具有加强筋的履带支重轮旋压制造工艺,第1步:制作履带支重轮毛坯,用落料冲孔模具进行落料制坯;
第2步:将第1步得到的毛坯1放入模具中,模具下模带多个加强筋型凹槽,上模具2、下模具3压住毛坯,所述的下模具上还设有顶出块4,使毛坯变形成碟形并旋转,旋轮5直接平推材料形成凹形结构,材料和模具接触后在旋压件内壁形成均匀分布的多条加强筋;所述的第2步,采用60和80型旋压机上用旋轮做出的凹形结构及内壁平均分布的多条加强筋;
第3步:将第2步得到的两个旋压件和轴套进行组合焊接,用数控车床分别加工轴套两端轴承孔,最终完成产品。
本发明通过对模具下模设计改,下模中带多个加强筋型凹槽,上、下模具压住毛坯,使毛坯变形成碟形并旋转,旋轮直接平推材料形成凹形结构,贴模后在旋压件内壁形成均匀分布的多条加强筋;拓宽旋压技术的应用领域,减轻履带支重轮的重量,增加履带支重轮的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履带支重轮的生产效率,产品一致性好,不需做动平衡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晟泰克旋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晟泰克旋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5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Q80M镁合金环形件挤锻轧集成工艺
- 下一篇:电池模组用高精度定位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