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泳清洗隐形眼镜的高效吸附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4813.6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3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孙碧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个臭皮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13/00 | 分类号: | G02C13/00;H01B1/02;H01B1/04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6 | 代理人: | 庞聪雅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泳 清洗 隐形眼镜 高效 吸附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隐形眼镜清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泳清洗隐形眼镜的高效吸附电极。
背景技术
有相当多近视的人们,为了美观或行动方便,选择使用隐形眼镜。然而,隐形眼镜长期使用后会造成蛋白沉积,使镜片失去透氧性能,配戴后会造成眼角膜的损伤,因此,当隐形眼镜配戴一定时间后,必须加以清洗,以供再次使用。
目前隐形眼镜最常使用的清洗方式,是将隐形眼镜的镜片分别放入隐形眼镜清洗盒的两个容器内,分别注入清洁药水,再以手指揉搓,以清除隐形眼镜镜片上的灰尘、蛋白质沉积、粘液、油渍等秽物,维持镜片的透氧率。然而,上述清洗方式容易因手指的不洁而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且在清洁的过程中,相当耗费时间。
目前市面上还存在一些隐形眼镜清洗装置,采用超声波、加热型电磁搅拌器、紫外线或臭氧等方式,然而:1)清洗隐形眼镜的超声波频率需高达100KHz以上,镜片易受物理破坏,且对电路与频率之间的匹配性要求较高,生产成本也较高;2)加热型电磁搅拌器利用电磁原理加热搅拌,添加清洁剂使该镜片的粘着物分离,加热温度高有误触烫伤及损伤镜片的可能性;3)紫外线对细菌有强大的杀伤力,臭氧则是一种良好的氧化剂及消毒剂,但无法完全去除附着在镜片上的粘着物。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053390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隐形眼镜清洗装置,包括一个壳体、一个置放于该壳体内的电路板、两个分别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导电件及一个电连接于该电路板并用以启动所述导电件的电力启动件,其中,所述导电件会与位于壳体下方的清洗单元内的清洁剂接触导通形成通电回路而将隐形眼镜上的粘着物带走,以完成洗净作业。该发明专利虽然提供了一种采用电泳方式分离隐形眼镜上粘着物的清洗方式,然而本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证实,该电泳清洗技术的核心在于在清洗剂中提供稳定的电流、同时还需将分离下的粘着物(如泪蛋白)吸附在电极上,以防止蛋白质混合在清洗剂中进一步污染隐形眼镜,现有技术中并未存在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电流稳定、可高效吸附蛋白、耐腐蚀、使用寿命较长的用于电泳清洗隐形眼镜的高效吸附电极。
本发明的用于电泳清洗隐形眼镜的高效吸附电极,包括导电性基材、担载于所述导电性基材上的保护金属层、包裹在保护金属层外的耐蚀金属层、以及包裹在耐蚀金属层外的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材料,所述保护金属层为镍或者过渡金属元素的镍合金,所述耐蚀金属层为锡或者过渡金属元素的锡合金,所述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材料包括碳纤维及碳纳米管,所述碳纤维搭接形成网络状结构,所述碳纳米管缠绕或附着在所述碳纤维上。
应当说明的是,导电性基材表面镀镍和镀锡的工艺,属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不再赘述;金属电极表面包裹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材料的实现方式多样,本发明仅提供一种实施方式:1)使用高速机械搅拌法将碳纤维分散于分散剂中得到溶液A;2)将碳纳米管置入相同的分散剂中进行超声波分散处理得到溶液B;3)将溶液A和B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后继续进行超声波分散处理;4)将处理后的混合溶液喷涂在金属电极表面,烘干去除金属电极表面的分散剂得到本发明的高效吸附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0.5-5mm,直径为2-10μm,所述碳纳米管长度为10-50μm。
进一步的,所述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材料的厚度为0.02-0.1mm。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金属选自钛、钴、铜、银和铁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金属层的厚度为0.08-0.15mm。
进一步的,所述耐蚀金属层的厚度为0.08-0.15mm。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性基材包括钢内芯以及铜外芯。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性基材为铜包钢针或铜包钢片。应当说明的是,电极的形状并不局限于针状、片状和柱状,凡是能够起到在清洗液两端施加一定电压、用于电泳清洗隐形眼镜的电极,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铜包钢针的钢内芯的直径为0.8-1.2mm、铜外芯的厚度为0.1-0.15mm,所述铜包钢片的钢内芯的厚度为0.8-1.2mm、铜外芯的厚度为0.1-0.15mm。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导电性能好,稳定性高;2)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材料中,碳纤维之间的孔隙大幅增加,对于隐形眼镜上脱离的蛋白具有高效的吸附性能;3)长期使用后,也不会存在氧化的问题,耐久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个臭皮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个臭皮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4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3D眼镜
- 下一篇:基于硅波导的电光超快空间调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