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收集血液中感染源类物质的分离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204335.9 | 申请日: | 2017-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0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博众鼎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方形孔 连接板 密封框 晃板 壳体 分离器 感染源 过滤网 血液 出料口 进料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收集血液中感染源类物质的分离器,包括进料口、壳体、手动晃板、过滤网、方形孔A、密封框、出料口、连接板和方形孔B,过滤网安装在密封框上,手动晃板和连接板分别与密封框的两端相连,手动晃板通过方形孔A安装在壳体上,连接板通过方形孔B安装在壳体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收集血液中感染源类物质的分离器。
背景技术
当人或者动物受到致病细菌、支原体等感染的初期和/或病情发展过程中,常规血液检测只能检查出血液中如白细胞(包括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血象指标的变化,由于外来致病菌等病原微生物数量尚不够多,无法分析判断致病原的种类,导致了临床上常难以使用特异性敏感药物有针对地进行治疗,普遍做法是采用强效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有时不但不能特异性地杀灭或抑制致病菌等病原体,还会增加致病菌等对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而贻误宝贵的治疗时间,甚至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和加重。如早期不使用抗生素,等待体内的病原体繁殖到相当数量,可为常规化验检测和判断出其类型时,往往已经耽误了最佳的有效治疗时间,不仅随病情的加重不得不使用更高效的抗生素,常会因延误治疗而导致无法救治。这是当前超量或滥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新药研发速度赶不上致病菌产生抗药性速度的重要原因。
现有的研究已了解,人体或动物血液组织中的白细胞具有活跃的趋化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组织迁移到血管内。白细胞除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作为感染性疾病的外来入侵致病细菌的体积约为10-20μm,与各血液成分细胞的体积大致相同。当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时,针对单个的入侵致病细菌会有多个白细胞进行包裹和吞噬,形成为一个“免疫聚集细胞群”,而其体积可变大超过包括白细胞在内的血液各成分细胞的若干倍。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收集血液中感染源类物质的分离器,能够有效地实现“免疫聚集细胞群”的分离,分离效果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收集血液中感染源类物质的分离器,包括进料口、壳体、手动晃板、过滤网、方形孔A、密封框、出料口、连接板和方形孔B,所述过滤网安装在所述密封框上,所述手动晃板和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密封框的两端相连,所述手动晃板通过所述方形孔A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方形孔B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手动晃板、密封框和连接板分别采用弹性橡胶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框仅能在竖直方向上弹动。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分别处于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在20微米到25微米之间。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实现“免疫聚集细胞群”的分离,分离效果好。
2、本发明采用手动驱动,简便易操作。
3、本发明采用橡胶制成的手动晃板,可以有效防止过滤网的网孔堵塞。
4、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5、本发明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中:1-进料口,2-壳体,3-手动晃板,4-过滤网,5-方形孔A,6-密封框,7-出料口,8-连接板,9-方形孔B。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博众鼎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博众鼎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43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制氢设备
- 下一篇: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