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次下茧中污染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4309.6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4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进;张立新;胡小明;潘世俊;石继均;梅德祥;盛家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鑫缘丝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次下茧中 污染物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次下茧中污染物含量的测定方法,首先测定污染茧粒数含量,抽取相同数量的污染茧和未污染茧,每组茧的粒数为80~150粒,剥去茧衣,将茧层剪开,去除蚕蛹,得到污染茧壳组和未污染茧壳组;分别将污染茧壳组和未污染茧壳组烘干,称出污染茧壳组第一次茧壳干重和未污染茧壳组第一次茧壳干重;分别将污染茧壳组和未污染茧壳组置于精炼液中,加热煮沸40~60分钟,取出用热水漂洗;本步骤进行1~3次;处理后的茧壳洗净、脱水、烘干,称出污染茧壳组第二次茧壳干重和未污染茧壳组第二次茧壳干重;利用上述测量值得到次下茧中的污染物含量。本发明不需要使用大型设备,能够在蚕茧收购企业现场测试,测试时间短、测试结果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蚕茧的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对次下茧中污染物的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次下茧是蚕茧收购定义的名称,例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计委关于改变桑蚕次下茧价格制订方式的通知》中就使用了该术语。专业书籍及有关学术论文中没有定义该术语,通常认为,该词是由次茧和下茧缩合构成的,实际上是指等级较差的蚕茧原料。其中主要包括血茧,血茧是蚕在营茧过程中或营茧后,茧体或蛹体死亡、腐烂,污液沾染茧层所致;有时鲜茧在运输过程,经长途运输,尤其个体蚕农用自行车运输鲜茧,鲜茧不断上下震动,会造成蚕茧中蛹体破裂,这也是形成血茧的原因之一。血茧使蚕茧的部分茧层产生褐黑色斑块茧层,茧丝强力较差。次下茧还包括黄斑茧,黄斑茧形成原因主要是蚕体营茧时茧层被其他蚕的排泄物所造污染,形成大小不一的黄色污渍,一小部分蚕茧形成黄色斑块,蚕茧受污染的黄色斑块的茧层发硬,该处丝纤维强力亦受损。还有一类是黑色斑块,在营蚕过程中,湿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细菌可以合成一种蛋白质分解酵素-酪氨酸酶,使其与茧层丝胶中,含有酪氨酸起氧化作用,致使茧色成暗灰色、褐黑色。据统计,污染茧在蚕茧中的比例为7.32%~13.73%。
由于污染茧在蚕茧中所占比例不定,造成蚕茧收购按质论价发生困难,往往收购人员仅凭肉眼判断次下茧中污染茧所占比例,结果极不正确,会造成蚕茧收购价格不公正而引起贸易纠纷,因而蚕茧收购企业急于寻求一种能现场测定次下茧中污染茧比例的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以使蚕茧贸易买卖公平公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次下茧中污染物含量的测定方法,实现对次下茧中污染物含量的快速、准确、方便的测定。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次下茧中污染物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污染茧粒数含量测定:在次下茧中抽取0.3Kg~3Kg样品,统计出蚕茧总粒数,再挑选出其中被污染的蚕茧,得到污染茧的粒数,用下式得到污染茧粒数含量X:
(2) 抽取相同数量的污染茧和未污染茧,每组茧的粒数为80~150粒,剥去茧衣,将茧层剪开,去除蚕蛹,得到污染茧壳组和未污染茧壳组;
(3) 分别将污染茧壳组和未污染茧壳组烘干,称出污染茧壳组第一次茧壳干重P1和未污染茧壳组第一次茧壳干重U1;
(4) 分别将污染茧壳组和未污染茧壳组置于精炼液中,加热煮沸40~60分钟,取出用热水漂洗;本步骤进行1~3次;
(5) 将步骤(4)处理后的茧壳洗净、脱水、烘干,称出污染茧壳组第二次茧壳干重P2和未污染茧壳组第二次茧壳干重U2;
(6) 采用下列公式得到次下茧中的污染物含量:
。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抽取样品平分成两个区,分别统计两个区的污染茧粒数含量,取其平均值作为X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鑫缘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鑫缘丝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4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装箱式水轮机
- 下一篇:一种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叶片时时变攻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