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搅拌动态干式厌氧发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4201.7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1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共敏;阮文权;冯建忠;刘坤;张榕晏;张元睿;冯济凡;郭倚帆;程凯元;王勇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共敏;冯建忠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2370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 动态 干式厌氧 发酵 系统 | ||
无搅拌动态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包括厌氧反应器和基础,厌氧反应器的通过若干支撑柱垂直固定在基础上,以厌氧反应器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厌氧反应器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厌氧反应室,厌氧反应室的顶面呈拱形结构,厌氧反应室底面为半圆形且前高后低倾斜设置,厌氧反应室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18°,厌氧反应器的顶部设有沼气排出孔和沼液喷洒孔,厌氧反应器的底部沿长度方向间隔交错布设有若干排沼气喷射段和沼液喷射段,沼气喷射段包括若干布置在厌氧反应器底部的沼气喷射孔,沼液喷射段包括若干布置在厌氧反应器底部的沼液喷射孔;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厌氧发酵效果好、处理量大、能够连续地有效地将厨余垃圾、秸秆、粪便等易腐物质转化为清洁能源沼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搅拌动态干式厌氧发酵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产生的餐厨废弃物不低于6000万吨,养殖废物1亿吨,农林废物2亿吨以上。由于餐厨废弃物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并且其中还有大量的生物质能,所以餐厨废弃物如果不加以处理,会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影响食品安全,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而因餐厨废弃物所致的“垃圾猪”和 “地沟油”是我国各地长期普遍存在的社会顽症,对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已然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人们通过各种手段使厨余垃圾能源化,采用生物处理法实现可降解厨余垃圾、养殖废物以及农林废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厨余垃圾的生物降解是指利用微生物菌剂,将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纤维素、脂类、蛋白类和甲壳质等物质)降解为微生物可利用的小分子有机物和营养物质(水、二氧化碳和有机质),利用这些菌种处理厨余垃圾,消化率高达90%以上,减少了养殖废物和农林废物的总量。厨余垃圾、养殖废物以及农林废物厌氧消化产物中最主要的生物质能是沼气,因此开发出一种适合于复合菌剂降解厨余垃圾的沼气发酵装置势在必得。另外现有的厌氧发酵装置有很多器件都在发酵室内,当这些器件出现问题时,需要对发酵室内需要把物料全部清理后才能操作,劳动强度大,影响作业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处理量大、厌氧发酵效果好、能够连续有效地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清洁能源沼气的无搅拌动态干式厌氧发酵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无搅拌动态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包括厌氧反应器和基础,厌氧反应器的通过若干支撑柱垂直固定在基础上,以厌氧反应器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厌氧反应器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厌氧反应室,厌氧反应室的顶面水平设置,厌氧反应室的底面呈前高后低倾斜设置,厌氧反应室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18°,厌氧反应器的顶部设有沼气排出孔和沼液喷洒孔,厌氧反应器的底部沿长度方向间隔交错布设有若干排沼气喷射段和沼液喷射段,沼气喷射段包括若干布置在厌氧反应器底部的沼气喷射孔,沼液喷射段包括若干布置在厌氧反应器底部的沼液喷射孔,厌氧反应器的前端面上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前侧设置有双螺旋搅拌机和液压推料机构,厌氧反应器的后端面下部开设有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均装配有电动闸板阀,厌氧反应器的出料口配设有螺旋导料机,螺旋导料机的螺旋叶片伸入到厌氧反应器内,螺旋导料机的出料口连接有螺旋挤压脱水机。
沼液喷射孔的喷射方向与厌氧反应器内物料流动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沼气喷射孔的喷射方向与厌氧反应器内物料流动方向的夹角为钝角。
厌氧反应器的外部设有保温棉层。
厌氧反应器的内壁设有不锈钢板,不锈钢板上开设有与所有的沼气排出孔、沼液喷洒孔、沼液喷射孔和沼气喷射孔一一对应的通孔;厌氧反应器的内壁中下部预埋有位于不锈钢板外侧的腔室加热设备。
厌氧反应器、支撑柱和基础通过钢筋混凝土浇筑一体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共敏;冯建忠,未经张共敏;冯建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42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