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砂型铸造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4140.4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1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付彭怀;王迎新;王丹;彭立明;丁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3/06 | 分类号: | C22C23/06;C22C1/03;C22F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型 铸造 稀土 镁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型铸造镁稀土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8.0~14.0wt.%Gd,0.01~0.85wt.%Zn,0.3~0.7wt.%Zr,杂质元素Si、Fe、Cu和Ni的总量小于0.2wt.%,余量为Mg。对熔铸得到砂型铸造镁稀土合金进行480~530℃×8~16小时的固溶处理,淬水(25~80℃)后进行200~225℃×16~128小时的单级时效处理,可以得到力学性能优良的镁合金。本发明通过少量的Zn元素代替Y元素,有效的降低了合金熔铸过程中的氧化倾向,减少了氧化皮类铸造缺陷的发生概率;同时,通过激活室温变形时非基面滑移系和形成Mg‑Gd‑Zn基面析出相,在不降低合金强度的情况下显著的提高了材料的室温塑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型铸造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结构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镁合金具有比强度、比刚度高,减震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3C领域等。Mg-Gd-Y系由于具有良好室温强度和耐热性能,近年来在航空航天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2016版的国家标准中的VW103Z合金:Mg-10Gd-3Y-Zr(wt.%)合金。但这类合金在熔铸过程中容易形成氧化皮,氧化皮的存在显著降低了VW103Z合金铸件的力学性能和锻件的成品率,严重限制了Mg-Gd-Y合金的广泛应用。这类合金包括,《高强度耐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0510025251.6)公开的:Mg-(6~15)Gd-(1~6)Y-(0.35~0.8)Zr-(0~1.5)Ca镁稀土合金,《高强耐热稀土镁合金》(专利号:CN200610031169.9)公开的:Mg-(2~10)Gd-(3~12)Y镁稀土合金,《一种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0610144003.8)公开的:Mg-(7~11)Gd-(2~5)Y-(0~1.0)Zn-(0.3~0.6)Zr镁稀土合金等。这些合金中都含有稀土元素Y,Y元素在铸造成型过程中容易富集在镁合金熔体表面,形成富Y的氧化层,熔铸过程中一旦出现两股镁合金熔体交汇,就会将富Y的氧化层卷入到铸件中形成氧化物夹杂。这类氧化皮缺陷是Mg-Gd-Y系合金铸件和锻件的成品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含Y镁合金WE43(Mg-4Y-2Nd-1RE,wt.%)、WE54铸造成品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容易形成氧化皮之外,Mg-Gd-Y系合金塑性较低是其应用受限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VW103Z镁稀土合金铸件的室温延伸率在2.5~3.0%之间,满足不了高品质镁合金部件对塑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Mg-Gd-Y-Zr镁稀土合金的两个主要问题,本发明通过少量的Zn元素代替Y元素实现在不降低合金强度的情况下,提高材料的塑性,降低其铸造过程中氧化皮生成倾向。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砂型铸造稀土镁合金,其包含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组分:
Gd:8.0~14.0%,
Zn:0.01~0.85%,
Zr:0.3~0.7%,
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的重量百分数总和不超过0.2%。
本发明采用Gd(钆)为第一组分,研究表明,当Gd8%时,材料的强度较低;当Gd14%时,材料的塑性较低。根据实验研究结果,Gd元素的含量为8~14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4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切断钳
- 下一篇:一种重卡刹车管接头自动接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