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配速溶玉米糊的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03712.7 申请日: 2017-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6962752A 公开(公告)日: 2017-07-21
发明(设计)人: 王会文 申请(专利权)人: 王会文
主分类号: A23L7/10 分类号: A23L7/10;A23L33/10
代理公司: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65 代理人: 王鹏
地址: 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国省代码: 内蒙古;1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速溶 玉米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复配速溶玉米糊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素有长寿食品的美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纤维素及多糖等,其营养价值超过面粉、大米,经常食用能预防动脉硬化、心脑血管及高血压等疾病。虽然食用玉米具有众多优点,但是由于玉米里含有较高的烟酸,其中有63%~74%是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结合型烟酸,长期食用单一玉米食品可能引起糙皮病、腹泻和痴呆等疾病的发生。玉米糊以味美、食用方便成为玉米食品中最为畅销的产品,其中在玉米粉中掺入谷类、豆类等物质,不仅香味浓郁、营养均衡,而且能够减少由于食用者多食单一玉米而引发的疾病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营养均衡、操作简单的复配玉米糊的制作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配速溶玉米糊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玉米粒经脱皮制糁脱去坚硬的皮壳和胚芽部分,既改善了玉米的食用口感,又降低了玉米的破碎率,缩短了粉碎时间;此外,在玉米粉中掺入谷类、豆类等物质,不仅香味浓郁,而且营养均衡;并且速溶无结块、糊化反应快、食用方便快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配速溶玉米糊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的选取:选取苞大、籽粒饱满和质糯无虫的玉米粒;

(2)原料的预处理:将步骤(1)选取好的玉米粒经震动筛初步筛选后置入比重去石机中,以去除玉米粒中的杂质;

(3)烘干:将经过步骤(2)的玉米粒放入烘干机中,干燥20~30分钟,以使玉米粒的水分降到12~14%,得到玉米干粒;

(4)脱皮制糁:在步骤(3)得到的玉米干粒中加入5~10%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并放置10~15分钟,达到玉米粒的表皮可以用手撕扯下来为止,然后置入脱皮制糁机中,得到玉米糁;

(5)熟化杀菌:将步骤(4)中的玉米糁置入膨化机中进行高温熟化、瞬时杀菌得到粗质玉米半成品,待用;

(6)粉碎:利用离心研磨机将步骤(5)已高温杀菌的粗质玉米半成品进行破碎,破碎至细度120~150目即停止粉碎,从而得到精磨玉米粉;

(7)称量物料:利用精密电子称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配料和精磨玉米粉:精磨玉米粉4~6份、麦芽糊精粉0.5~2份、大豆粉0.5~1份、红枣粉0~1份、白砂糖0.5~1.5份、葡萄糖1~1.5份、冻干红豆粉0~1份、燕麦片0~1份;

(8)混料和包装:将步骤(7)称取的配料与精磨玉米粉一起置入三维混合机中,充分混合15分钟,然后利用自动包装机进行真空包装得到复配速溶玉米糊;

(9)入库检验:将步骤(8)已包装好的复配速溶玉米糊成品置入库房,进行入库检验。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杂质包括土块、石块、变质发霉的籽粒和草粒。

优选的,步骤(3)具体还可以用以下步骤替代:将经过步骤(2)的玉米粒进行自然晾干或风干,使玉米粒的水分降到12~14%,得到玉米干粒。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复配速溶玉米糊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玉米粒为成熟的黄色糯玉米粒。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脱皮制糁是为了去除玉米粒的表皮和胚芽。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复配速溶玉米糊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玉米粒经脱皮制糁脱去坚硬的皮壳和胚芽,既改善了玉米的食用口感,又降低了玉米的破碎率,缩短了粉碎时间;此外,在玉米粉中掺入谷类、豆类等物质,不仅香味浓郁、营养均衡,而且能够减少由于食用者多食单一玉米而引发的疾病问题;

另外玉米糁依次通过膨化机进行高温熟化、瞬时杀菌得到的玉米半成品,不仅保存了玉米中99%以上的营养成分,而且使玉米中水分控制在4~6%范围之内,既延长了产品保质期,又满足产品随时冲调的食用要求。

玉米脱皮制糁机操作简单、体积小,在脱皮的同时结合风选来分离仁和种皮,能够有效的提高脱皮质量和产量;

比重去石机:根据粮粒与砂石的比重和悬浮速度的不同,把粮食中的并肩石(与粮粒形状大小近似的砂石)等杂物分离出来的机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会文,未经王会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3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