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大豆根干重相关的QTL、SNP分子标记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3595.4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5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强;邱红梅;侯佳贤;王洋;马晓萍;侯云龙;高淑芹;陈健;胡金海;姚丽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黄耀钧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根干重 相关 qtl snp 分子 标记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大豆根干重相关的QTL、SNP分子标记及应用,涉及大豆分子育种领域,发掘与大豆根干重有关新的QTL,并将其用于大豆根干重性状的选育。一种与大豆根干重相关的QTL,位于9号染色体的M45250‑M45247区间,由SNP分子标记M45250、M45247定位。与该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M45250、M45247,M45646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M45636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与大豆根干重相关的QTL的应用,该QTL和分子标记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显著提高大豆根干重较大材料的选择效率,为进一步丰富大豆根干重调控网络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分子育种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豆分子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大豆根干重相关的QTL、SNP分子标记及应用。
背景技术
大豆的根与肥料利用以及土壤逆境胁迫相关的重要器官。根系对大豆产量、品质以及抗逆性有重要影响,强大的根系可提高大豆的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强抗逆性。大豆根的干重是根部性状的综合指标之一。不同大豆品种的根干重差异明显,根干重越大抗倒能力越强,丰产性越好。大豆的根干重难于直接观察选择,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提高其遗传改良进程。
目前,通过连锁分析对大豆根干重相关基因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定位研究的较少,已报道的大豆根干重相关QTL分布在3号、8号、10号、11号、13号、17号、18号染色体上,相关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还尚未充分进行。因此,有必要寻找一个可以更有效反应大豆根干重QTL以及与其相关的SNP(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单核苷酸的多态性)分子标记,进而在大豆根干重遗传改良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大豆根干重相关的QTL、SNP分子标记及应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发掘到1个与根干重相关的QTL,标记区间仅为0.125cM,筛选到SNP标记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显著提高根干重较大材料的选择效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与大豆根干重相关的QTL,其特征在于:与大豆根干重有关的QTL位于9号染色体的M45250-M45247区间,由SNP分子标记M45250、M45247定位。
一种与QTL紧密连锁的SNP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SNP分子标记为M45250,M45250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M45250的扩增引物为:
M50F:5’-TCATTCCAGAGAGTGGTTCA-3’,如SEQ ID NO.3所示;
M50R:5’-GTTGTTTACTATTACGGTGCCC-3’,如SEQ ID NO.4所示。
一种与QTL紧密连锁的SNP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记为M45247,M45247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M45247的扩增引物为:
M47F:5’-GCCTCCTTTGTCATTCTTCT-3’,如SEQ ID NO.5所示;
M47R:5’-TCTCTTTGGCAACCTGGA-3’,如SEQ ID NO.6所示。
与大豆根干重相关的QTL在大豆根干重性状选育中的应用。
所述的SNP分子标记,在大豆根干重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中的应用,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进行的:
1)利用CTAB法提取待鉴定材料基因组DNA
2)分别利用M45250、M45247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分别得到M45250扩增产物和M452476扩增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35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