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头枕工装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202356.7 | 申请日: | 2017-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6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夏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庞启成 |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枕芯 头枕 驱动部件 枕套 开口 工装装置 驱动基座 支架 手指挤压 枕芯表层 支撑头枕 装配过程 装配效率 小端口 支脚 腹部 挤压 损伤 伤害 | ||
本发明涉及头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枕工装装置,包括支架、驱动部件、基座和套筒,基座和套筒设置在支架上,驱动部件驱动基座靠近/远离套筒的开口,套筒靠近基座一端的开口大于另一端的开口,基座用于支撑头枕,在整个装配过程中,不需要人工采用手指挤压枕芯,仅需要将枕套套于小端口并按住,同时推枕芯即可完成套装工作,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同时降低劳动强度,并且,能够避免工人挤压枕芯过程中对枕芯表层造成的损伤,还能够避免枕套套于枕芯过程中头枕支脚对工人腹部造成伤害的风险;此外,采用驱动部件驱动基座以推动枕芯进入套筒,相比于人工推动,本方案进一步降低了劳动强度,能够进一步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枕工装装置。
背景技术
头枕是汽车座椅上用于倚靠乘车人头部的汽车配件,头枕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枕芯、枕套和支脚,枕芯材料为海绵,支脚与枕芯固定连接。头枕依靠支脚固定设置在座椅的上部,由于桌椅倾斜设置而头枕需要竖直放置,因而头枕与支脚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如图所示。
目前在头枕的装配工业中,多数采用人工将枕套套于枕芯上以完成头枕最后的装配工作,在装配时,工人双手五指相对挤压枕芯使枕芯的体积变小,在枕芯体积小于枕套时另外一个工人将枕套套于枕芯上,从而完成装配,该类装配方法效率极其低下,并且,由于需要工人五指相对挤压枕芯,在挤压的过程中工人的五指容易划破有海绵制成的枕芯,从而造成头枕报废,并且,工人长时间工作后手指酸痛,劳动强度极大,此外,在工人挤压头枕时,头枕的支脚是朝向工人自己的肚子的,由于支脚细长,在挤压头枕及枕套套于头枕时都及其容易对工人腹部造成伤害,风险极大。
综上所述,目前头枕装配存在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容易损坏枕芯表层和容易造成工人腹部伤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头枕装配存在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容易损坏枕芯表层和容易造成工人腹部伤害的问题,提供一种头枕工装装置,能够克服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头枕工装装置,包括支架、驱动部件、基座和套筒,所述基座和套筒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基座靠近/远离所述套筒的开口,所述套筒靠近基座一端的开口大于另一端的开口,所述基座用于支撑头枕。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均设置有槽部,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配合形成套筒,两个所述槽部配合形成所述内腔,能够降低加工成本,还能够调整内腔的容积,使枕芯能够顺利穿过套筒进入枕套,从而能够避免因套筒内腔过小而造成枕芯表层刮伤。
作为优选,头枕工装装置还包括与第一半壳或第二半壳固定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孔配合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和/或所述第二螺孔为条形螺孔,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将连接件可拆卸的固定在支架上,能够有效调节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套筒内腔体积,能够方便快捷的根据枕芯的尺寸调节出合适的距离,避免枕芯表层被刮破。
作为优选,头枕工装装置还包括调节部件和与所述第一半壳或所述第二半壳固定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滑动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轴,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轴配合的轴孔,所述调节部件与连接件连接并驱动连接件沿轴滑动,能够方便快捷的根据枕芯的尺寸调节出合适的距离,避免枕芯表层被刮破。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液压驱动或气体驱动型驱动部件,不会出现齿轮驱动或螺杆驱动中存在的连接间隙,能够使控制更加准确,能够更容易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半壳的两端均伸入所述第二半壳的凹槽内,并且所述第一半壳两端的外侧面分别于所述第二半壳两端的内侧面形成面面接触配合,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之间不会在缩小内腔容积时出现缝隙,能够进一步避免出现缝隙而造成的枕芯表层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23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送器端盖开启装置
- 下一篇:节能灯装卸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