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2275.7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6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建筑 信息化 地下 监护 防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主要涉及地下管廊防水领域。包括管廊拼装建筑块体和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管廊拼装建筑块体内部设有电力管线腔、油气管道腔、综合管线腔、集水排水腔,所述电力管线腔、油气管道腔和综合管线腔内还设有管廊顶面漏水监、导流槽和管廊侧面漏水监护导流槽、水位传感器和控制阀门,所述管廊拼装建筑块体内部侧壁、第一内部侧壁和第二内部侧壁内均设有与集水排水腔相连通的排水主管,所述水位传感器和控制阀门与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地进行排水,渗水严重时能够及时的发现并确定严重渗水的位置,能够及时的对泄露位置进行发现、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廊防水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现有的建筑物智能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地下管廊是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各种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地下管廊的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常出现地下管廊内部渗水的现象,进而导致地下管廊内部管件进水,以及引起金属管件的腐蚀,使管件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甚至引起电力系统瘫痪、漏水、漏气等大型事故现象。现有的地下管廊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1、地下管廊在地下分布广泛,其中位于城市道路下方的地下管廊结构,由于城市道路上方的车流量很大,管廊拼装建筑块体承受的震动较大,相邻管廊拼装建筑块体之间仅仅通过水泥封堵,用于封堵的水泥会开裂、掉落,极易造成地下管廊内部渗水,而且地下管廊内部渗水后不能有效地进行排水,渗水严重时,也不能够及时的发现。特别是对于地壳活跃的地区,由于经常发生小型地震,管廊拼装建筑块体容易出现裂缝,不仅严重降低管廊拼装建筑块体的使用寿命,而且裂缝处很容易造成地下水渗透,进入地下管廊内部。
2、地下管廊内部设有油气管道腔,油气管道腔内设有燃气管道和油气管道,现有技术中的油气管道腔内,当燃气管道和油气管道发生泄漏时,不能够及时的发现,或者不能及时的对泄露位置进行定位,导致维修不及时,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引起严重事故。
所以,如何利用现有技术设计一种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当地下管廊内部渗水时能够有效地进行排水,渗水严重时也能够及时的发现,并且能够确定严重渗水的位置,避免地下管廊内部管件进水,甚至引起电力系统瘫痪、漏水、漏气等大型事故现象;而且当燃气管道和油气管道发生泄漏时,能够及时的发现和对泄露位置进行定位,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避免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事故。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包括管廊拼装建筑块体和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管廊拼装建筑块体内部设有电力管线腔、油气管道腔和综合管线腔,所述管廊拼装建筑块体底部设有集水排水腔,所述电力管线腔和油气管道腔之间设有第一内部侧壁,所述油气管道腔与综合管线腔之间设有第二内部侧壁,所述电力管线腔、油气管道腔和综合管线腔顶面均为锥形结构,且所述电力管线腔、油气管道腔和综合管线腔顶面均设有导流管,所述电力管线腔、油气管道腔和综合管线腔内还设有管廊顶面漏水监护导流槽和管廊侧面漏水监护导流槽,所述管廊顶面漏水监护导流槽和管廊侧面漏水监护导流槽上均设有水位传感器和控制阀门,所述管廊顶面漏水监护导流槽设置于管廊拼装建筑块体内部侧壁、第一内部侧壁和第二内部侧壁顶部,所述管廊侧面漏水监护导流槽设置于管廊拼装建筑块体内部侧壁底部,所述管廊拼装建筑块体内部侧壁、第一内部侧壁和第二内部侧壁内均设有与集水排水腔相连通的排水主管,所述管廊顶面漏水监护导流槽和管廊侧面漏水监护导流槽上均设有与排水主管相连通的排水支管,所述水位传感器和控制阀门与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所述电力管线腔内设有电力管线支架,所述油气管道腔内设有燃气管道支架和油气管道支座,所述综合管线腔内设有综合管道支座和综合管道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22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