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桂花鱼纤毛虫病的复方环保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01950.4 申请日: 2017-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6943580A 公开(公告)日: 2017-07-14
发明(设计)人: 袁国防;李洪;孙明;王亮;宋辉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海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33/02;A61K35/6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100 山东省青***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桂花 纤毛虫 复方 环保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桂花鱼纤毛虫病的复方环保制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治疗桂花鱼纤毛虫病的复方环保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桂花鱼,又称桂鱼、鳜鱼,为鮨科鳜属。桂花鱼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桂花鱼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桂花鱼头部具鳞,鳞细小;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背鳍分二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桂花鱼一般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数量最多。

桂花鱼纤毛虫病是由斜管虫、车轮虫大量感染而引起的,是鳜鱼鱼苗培育阶段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常导致鳜鱼鱼苗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发病的桂花鱼的主要症状为:体色变黑,游泳异常,急躁不安并失去平衡而在水中打转翻滚,严重者体表及鳍基部发红糜烂、鱼苗大量死亡,镜检可以发现纤毛虫虫体。目前通常采用的治疗措施为用100-300ml/m3的福尔马林浸泡患病桂花鱼。然而该治疗方法不仅污染水体环境、治疗效果有效,而且由于药物残留和积累,食用治愈好的桂花鱼也不利于人们的健康,因此不符合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因此,开发出一种绿色环保而且能有效治疗桂花鱼纤毛虫病的药物对提高养殖成活率、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保护、绿色生产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桂花鱼纤毛虫病的复方环保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所用原料组分均为绿色纯天然原料,所制得的复方环保制剂能快速有效地治疗桂花鱼纤毛虫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桂花鱼纤毛虫病的复方环保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樟树叶洗净,然后放在烘箱中于60℃温度条件下烘干,粉碎,得樟树叶粉;

(2)将蟾皮磨成细粉;

(3)采集夹竹桃的叶子,清洗干净,捣碎,过滤取其汁液;

(4)将藿香叶洗净、切细、晾干,得藿香叶细末;

(5)将紫苏叶、芦荟、石榴皮分别洗净,晾干,按照1:2-3:5-6的重量比混匀,捣碎,取其混合物;

(6)按照1:3-4:6-8:2-3:2-3的重量比称取菖蒲、灰灰菜、地肤子、生姜、木槿皮,将称量好的上述各组分分别切细或研磨粉碎,混匀,转移至砂锅中,向砂锅中加入重量为菖蒲、灰灰菜、地肤子、生姜、木槿皮总重量的20倍的蒸馏水,文火煎煮,至砂锅中的液体为初始量的1/4~1/3,用纱布过滤,取所得的滤液,为煎煮液;将煎煮液于压力为-0.06~-0.08Mpa、温度为40~45℃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45℃时1.10~1.12,得浓缩液;

(7)将迎春花和蒲公英分别研磨粉碎、密封,放入超低温冰箱中保存24小时,取出,待其恢复至室温后,将迎春花和蒲公英按照2:4-5的重量比混合,向恢复至室温的混合物中加入重量为混合物总重量的12倍的清水,放振荡器中以120r/min的转速震荡5-6h后,70-80℃水浴条件下浸泡2小时,冷却至室温,再超声波处理20分钟,过80目筛取滤液;将滤液于压力为-0.06~-0.08Mpa、温度为40~45℃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45℃时1.08~1.10,得浓缩液;

(8)将西瓜皮洗净、捣碎,过滤取其汁液;

(9)将皂角洗净、捣碎,过滤取其汁液;

(10)按照配比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樟树叶粉6-9份、蟾皮细粉3-4份、夹竹桃汁液1-2份、藿香叶细末9-10份、步骤(5)所得的混合物20-25份、步骤(6)所得的浓缩液50-60份、步骤(7)所得的浓缩液36-40份、西瓜皮汁液12-15份、皂角汁液8-10份、艾叶灰2-3份;将称量好的上述各组分混匀,超声波震荡处理30分钟,再放振荡器中以100-150r/min的转速常温震荡24h,装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19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