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橡胶填料的改性多孔钢渣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1458.7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3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龙红明;顾恒星;刘秀玉;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K9/02 | 分类号: | C08K9/02;C08K9/06;C08K9/04;C08K3/36;C08K3/22;C08K3/30;C08K3/32;C08L9/06;C08L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橡胶 填料 改性 多孔 钢渣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橡胶填料的改性多孔钢渣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该改性多孔钢渣包括磷酸溶液、硅烷偶联剂、硬酯酸和钢渣,所述磷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0%~90%;所述钢渣的粒径为2.2μm~115.0μm。上述改性多孔钢渣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将磷酸溶液与钢渣进行混合,在常温下对其进行搅拌4h~6h,得到多孔钢渣;然后再将多孔钢渣与硅烷偶联剂、硬酯酸进行混合,利用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获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橡胶工业主要填料炭黑和白炭黑的价格较高,钢渣直接加入橡胶中极易发生团聚,以及钢渣无机界面与橡胶有机界面的相容性较差的问题,实现了工业废料的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橡胶填料的改性钢渣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约占炼钢产量的15%~20%。钢渣主要由钙、铁、硅、镁和少量铝、锰、磷等的氧化物组成。主要的矿物相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钙镁橄榄石、铁铝酸钙以及硅、镁、铁、锰、磷的氧化物形成的固熔体,还含有少量游离氧化钙以及金属铁等。按照中国2014年产生的钢渣超过1.2亿吨,2015年产生的钢渣超过1.5亿吨,目前累计堆存钢渣超过10亿吨。大量钢渣的堆存,不仅占用宝贵土地,而且还会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如何大规模、高效的利用钢渣,实现环境减负,企业增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橡胶作为广泛应用的聚合物材料,其在制备加工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填料以改善其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填充增容。目前常用的橡胶填料主要包括炭黑、白炭黑等,但是炭黑与白炭黑的生产不仅工艺繁杂,而且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导致成本较高。面对上述问题,钢渣作为一种碱性富硅物质,是一种潜在的补强填料,利用含有的SiO2、CaO、MgO、FeO等成分发挥补强作用,实现工业废料的循环利用,促进钢铁企业增效、橡胶制品行业降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橡胶工业主要填料炭黑和白炭黑的价格较高,钢渣直接加入橡胶中极易发生团聚,以及钢渣无机界面与橡胶有机界面的相容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橡胶填料的改性多孔钢渣,以期解决以上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橡胶填料的改性多孔钢渣,该改性多孔钢渣按重量百分比配方如下:
所述磷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0%~90%;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工业纯;所述硬脂酸为分析纯;所述钢渣的粒径为2.2μm~115.0μm,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SiO2(10.0%~18.0%)、Fe2O3(10.0%~35.0%)、Al2O3(2.0%~12.0%)、CaO(35.0%~55.0%)、MgO(3.0%~7.0%)、P2O5(0.5%~1.0%)、MnO(0.5%~4.0%)、SO3(0.1%~3.0%)和其他(4.0%~9.0%)。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上述改性多孔钢渣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磷酸溶液与钢渣进行混合,利用恒温磁力搅拌器在常温下对其进行搅拌4h~6h,得到多孔钢渣。然后再将多孔钢渣与硅烷偶联剂、硬酯酸进行混合,利用恒温磁力搅拌器在搅拌温度60℃~80℃与搅拌时间20min~60min下对其进行搅拌,获得改性多孔钢渣。
本发明的科学原理:
一方面,利用磷酸溶液去除钢渣中的f-CaO,从而有利于提高钢渣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形成多孔钢渣,实现丰富孔结构的目的,提高钢渣与橡胶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补强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1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