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维生素营养霜及其脂质体包覆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1247.3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1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胡康洪;郑和国;李栋;尧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润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67 | 分类号: | A61K8/67;A61K8/55;A61K8/44;A61K8/41;A61K8/14;A61Q19/00;A61Q19/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龚莹莹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维生素 营养 及其 脂质体 包覆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维生素营养霜及其脂质体包覆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被称为人体第七大营养物质。维生素在人体内含量低,需求量小,而一旦缺乏将导致代谢障碍方面的多种疾病。在化妆品应用方面,维生素有其独特的地位,例如维生素E是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可降低活性氧维持细胞活力,美容养颜,其他种类的维生素也有着相似效果。然而,大多数维生素稳定性差、易氧化、易见光分解变质、不便于长期保存在化妆品中。且有些还具有不良的气味,不适用直接用于化妆品。比如维生素E醋酸酯、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C乙基醚、维生素D1很不稳定,极易氧化变色失效;而维生素B1/B6/B12,维生素H、烟酰胺在化妆品中由于分散于水相中也不稳定,易破乳。此外,维生素B1略有米糠似的特异臭,味苦,在化妆品中应用时会影响产品的感官品质。
脂质体(1iposome)是指将药物等包封于磷酯双分子层中形成的微形泡囊,又称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脂质体由于具有靶向性、缓释性、细胞亲和性与组织相容性、降低药物的毒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等特点,在医药和化妆品领域广泛应用。脂质体能同时包覆各种亲水或亲油的物质,脂质体化妆品相比传统化妆品经皮肤吸收后,能使更多活性物质留在表皮与真皮之间。
传统的脂质体大多为同心圆的大单室脂质体,由单纯双层分子囊泡组成,存在融合破乳,包覆物即漏出;易聚集絮凝且稳定性低,也难将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很好的包覆。目前大多数化妆品脂质体的稳定性差,载荷量低,包封率低;配方中维生素组分单一,气味掩蔽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复合维生素营养霜,该营养霜,从皮肤健康及营养学理论及实际应用效果入手,结合对皮肤营养吸收、代谢以及外部因素对皮肤的影响等多个方面的论证,经过精心设计而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复合维生素营养霜多微囊脂质体包覆物,该脂质体包覆物利用主要成分为大豆磷脂的多微囊脂质体对维生素进行包覆,不但大大改善维生素产生的不良气味,还明显提高维生素在营养霜膏体中的稳定性和活性,能延长其保质期,在使用于皮肤后能达到效用持久,缓慢释放,促进吸收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复合维生素营养霜,包括:
所述的香精为护肤品常规香精;
所述的乳化剂为护肤品常规乳化剂。
以上所述的营养霜,优选的:
所述的香精为香精280098;
所述的乳化剂为月桂醇磷酸酯钾(HR-S1)。
一种复合维生素营养霜多微囊脂质体包覆物,包括:
以上所述包覆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上述组分中的大豆磷脂、无水乙醇、胆固醇、十八烷酸、单硬脂酸甘油脂、16-18碳脂肪醇、液体白矿物油、白凡士林、棕榈酸异丙脂、DC200二甲基硅油、司盘-60、尼泊金甲脂、尼泊金丙脂和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按重量份加入油相锅中,升温至88℃,2800r/min搅拌10分钟制得油相溶液。
2.将上述组分中的纯化水、甘油、三乙醇胺、乙二胺四乙酸和乳化剂按重量份加入水相锅中,升温至88℃,2800r/min搅拌10分钟后冷却至50℃,再加入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1、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H、维生素B12、维生素C、香精,2800r/min搅拌30分钟得水相溶液。
3.将油相溶液在50℃进行减压蒸发直至形成均匀的薄膜,然后加入50℃水相溶液并2800r/min搅拌直至薄膜完全溶解成悬液。
4.使用匀浆机40℃打均质1小时,匀浆时减压搅拌,搅拌速度是2800r/min,即得。以上所述的方案中,优选的,一种复合维生素营养霜多微囊脂质体包覆物,包括:
所述的香精为香精280098;
所述的乳化剂为月桂醇磷酸酯钾(HR-S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润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润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12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