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关联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1209.8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9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40/24;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项京;马敬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联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联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AC,包括:在目标节点满足邻居信息更新条件时,在邻居信息表中查找未与AC关联的节点对应的邻居白名单中目标节点所在的邻居白名单,邻居信息表中存储有节点、邻居白名单和临时邻居白名单三者的对应关系;将查找到的邻居白名单中除目标节点外的其余节点添加至目标节点对应的临时邻居白名单;向目标节点发送携带目标邻居名单的第一配置报文,以使目标节点依据目标邻居名单协助目标邻居名单中目标节点的下游节点与AC进行一次关联,进而使得下游节点获得AC经目标节点下发的第二配置报文。可见,本方案可以有效地缩短无线Mesh网络收敛所需花费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关联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网格(Mesh)网络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在无线Mesh网络中,接入点(Access Point,AP)之间可以直接建立无线连接,并且,距离较远的AP之间可以建立多跳的无线链路,以有效地减少整个网络的部署成本。
如图1所示,无线Mesh网络中的各AP的角色如下:
网格节点(Mesh Point,MP):提供Mesh服务的AP;
网格接入节点(Mesh Access Point,MAP):同时提供Mesh服务和接入服务的MP;
网格网关节点(Mesh Portal Point,MPP):连接无线Mesh网络和非Mesh网络的MP。
一般而言,除了MPP之外的其余节点若想要加入该无线Mesh网络中并正常运行,其需要执行两次关联操作。具体地,在第一次关联过程中,该节点通过自身的邻居节点(该邻居节点已与接入控制器(Access Control,AC)成功关联)与AC进行一次关联,以获得AC下发的配置报文;在第二次关联过程中,该节点利用一次关联时获得的配置报文,与AC进行二次关联。在两次关联操作执行完之后,该节点就能够与AC成功关联,这时,该节点就成功加入了该无线Mesh网络中。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关联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具体地,以图2为例,假设MPP1已与AC成功关联了,之后,只有在MP1与AC成功关联(即MP1执行完两次关联操作)后,MP3才能通过MP1与AC进行一次关联,以获得AC下发的配置报文,并根据该配置报文执行后续的二次关联操作,以最终与AC成功关联。类似地,只有在MP3与AC成功关联(即MP3执行完两次关联操作)后,MP4才能通过MP3与AC进行一次关联,以获得AC下发的配置报文,并根据该配置报文执行后续的二次关联操作,以最终与AC成功关联。容易看出,对于图2而言,直至MP5和MP7与AC成功关联后,整个无线Mesh网络才能收敛。
根据上述例子可知,当采用上述关联方式时,只有在上游节点与AC成功关联后,下游节点才能开始执行一次关联操作,并在一次关联和二次关联操作均完成后与AC成功关联,这样,整个无线Mesh网络的收敛需要花费非常长的时间。因此,如何有效地缩短无线Mesh网络收敛所需花费的时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联方法及装置,以有效地缩短无线Mesh网络收敛所需花费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联方法,应用于接入控制器AC,所述方法包括:
在目标节点满足预设的邻居信息更新条件的情况下,在邻居信息表中查找未与所述AC关联的各节点所对应的邻居白名单中所述目标节点所在的邻居白名单,其中,所述邻居信息表中存储有所述AC管理的无线网格Mesh网络中的节点、邻居白名单和临时邻居白名单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无线Mesh网络中的任一网格节点MP、任一网格网关节点MPP或者任一网格接入节点MAP;
将所查找到的各邻居白名单中除所述目标节点外的其余节点添加至所述目标节点所对应的临时邻居白名单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12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