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二氧化碳致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1095.7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8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魏厚银;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烈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04 | 分类号: | F42B3/04;F42B3/24;F42B3/10;F42B3/103;E21C37/1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 |
地址: | 425099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二氧化碳 致裂器 | ||
一次性二氧化碳致裂器,包括储液管,所述储液管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管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开口,所述一次性二氧化碳致裂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储液管开口处且伸入至所述储液腔内的引爆组件、与所述储液管紧密连接且用于密封储液管开口的封盖,所述封盖上开设有充液口,所述引爆组件与所述储液管开口之间留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间隙,往储液腔充液时,所述充液口与所述间隙连通形成充液通道,充液完毕后,所述储液腔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并顶起所述引爆组件,所述引爆组件与所述封盖的内表面配合使所述充液口与所述间隙之间截止形成密封。简化了原有致裂器复杂的充液结构和密封结构,有效降低了本产品的制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致裂器,尤其涉及一次性使用的二氧化碳致裂器。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爆破又名气体膨胀器、二氧化碳气体爆破、二氧化碳气体膨胀器,气体爆破设备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目前二氧化碳气体相对比较安全且市场容易购买价格低廉,受热汽化膨胀,快速释放高压气体断裂,松动岩石,解决了炸药爆破开采欲裂中破坏性大、危险性高、灰尘大等缺点,为矿山安全开采和松动提供有利帮助。
现有的二氧化碳爆破器一般为可重复使用的,其利用外接电源来激发活化器使其燃烧产生高热,高压液态二氧化碳受热瞬间气化膨胀产生高压,并冲破泄能片,从泄能口释放出高压二氧化碳气体对周围岩体产生强烈冲击作用,并使其破裂。这样通过回收膨胀管,再充入液态二氧化碳和泄能片即可重复使用,但实际使用中,由于爆破后岩体运动等原因,紧压膨胀管体,造成弯管及断管现象,使其回收困难,并且变形后的管体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而且为保证在爆破使用中不损坏管体,通常将管体的管壁壁厚做得较厚,以使其有足够的强度,但这样无形增加了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可重复使用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由于可重复使用导致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结构较为简单的一次性二氧化碳致裂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次性二氧化碳致裂器,包括储液管,所述储液管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管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开口,所述一次性二氧化碳致裂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储液管开口处且伸入至所述储液腔内的引爆组件、与所述储液管紧密连接且用于密封储液管开口的封盖,所述封盖上开设有充液口,所述引爆组件与所述储液管开口之间留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间隙,往储液腔充液时,所述充液口与所述间隙连通形成充液通道,充液完毕后,所述储液腔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并顶起所述引爆组件,所述引爆组件与所述封盖的内表面配合使所述充液口与所述间隙之间截止形成密封。
如上所述的一次性二氧化碳致裂器,所述引爆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储液腔内的活化器、连接在所述活化器上端且位于所述储液管开口处的活化器上盖、设于活化器内的引爆器,所述引爆器上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从所述活化器上盖引出并且与所述封盖的充液口相对。
如上所述的一次性二氧化碳致裂器,所述活化器上盖为阶梯状回转体,其两侧开设有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缺口,所述储液管开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处为开口向下逐渐减少的过渡口,充液时,所述活化器上盖卡在开口的过渡口处,且所述活化器上盖的缺口使储液腔与充液口连通。
如上所述的一次性二氧化碳致裂器,所述封盖上设有与其下端连通的安装腔,所述充液口设于所述封盖的上端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在所述充液口处为与所述活化器上盖配合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包括位于所述充液口四周的平面部和与平面部连接沿封盖轴向往下延伸的倾斜部,所述活化器上盖的上端设有与安装腔内壁的平面部配合的平面配合部和与倾斜部配合的倾斜配合部。
如上所述的一次性二氧化碳致裂器,所述活化器上盖的倾斜配合部的外周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如上所述的一次性二氧化碳致裂器,所述储液管的开口处还设有安装台阶,所述封盖连接在安装台阶上,且所述封盖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内也设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烈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烈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10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实现多热源余热回收的换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零点校准的螺旋测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