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重荧光PCR法联合检测呼吸道病原体的试剂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01003.5 | 申请日: | 2017-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8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童超;邱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必碁生物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9;C12Q1/686;C12Q1/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陈彩芳 |
| 地址: | 361026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荧光 pcr 联合 检测 呼吸道 病原体 试剂盒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重荧光PCR法联合检测呼吸道病原体的试剂盒,包含6个组分:反应液A,反应液B,反应液C,酶混合液,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包含常见的11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型、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副流感病毒的1/2/3型、腺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A族链球菌),通过3个反应缓冲液进行扩增,每个反应缓冲液包含四个荧光通道,能够排查临床上90%的病原体感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定量PCR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重荧光PCR法联合检测呼吸道病原体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急性呼吸道感染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特别是下呼吸道感染造成极大的疾病负担,全球有20%的学龄前儿童死于下呼吸道感染(SARI),90%的死亡病例归因于肺炎。肺炎或急性肺炎是发热呼吸道症侯群的主要感染形式,也是造成儿童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1岁以内儿童肺炎发病率为0.01~0.68次/人年,5岁以内儿童肺炎发病率为0.14~0.66次/人年;肺炎死亡率在1岁以下儿童为485 /10万~890 /10万,5岁以下儿童为184 /10万~1 223 /10万。(数据来源参考“中国大陆肺炎发病率与死亡率”)。
现阶段临床上对呼吸道病原体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分离培养及免疫检测等常规手段进行诊断及病原体排查。分离培养耗时耗力,需要严格的实验室环境、通常需要3天才能确诊;而免疫检测灵敏度低,且存在“窗口期”,感染后3~7天才能检测出相应的抗原或抗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重荧光PCR法联合检测呼吸道病原体的试剂盒,主要采取多重实时荧光PCR法对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在一个试剂盒内包含常见的11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型、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副流感病毒的1/2/3型、腺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A族链球菌),通过3个反应缓冲液进行扩增,每个反应缓冲液包含四个荧光通道,能够排查临床上90%的病原体感染。
所述试剂盒包括如下;反应液A包含甲型流感特异性引物及探针、乙型流感特异性引物及探针、腺病毒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呼吸道合胞病毒特异性引物及探针;
反应液B包含肺炎支原体特异性引物及探针、肺炎衣原体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副流感病毒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内控特异性引物及探针;
反应液C包含嗜肺军团菌特异性引物及探针、肺炎链球菌特异性引物及探针、流感嗜血杆菌特异性引物及探针、A族链球菌特异性引物及探针;
酶混合液包含热启动Taq酶及M-MLV酶;
阳性对照包含特异性质粒及TE水;
阴性对照包含TE水。
引物探针序列:
试剂组分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必碁生物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德必碁生物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10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笋干切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调整的双刃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