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0824.7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6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花房一义;小林正幸;鸭野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杨琦;陈明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电 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送电受电线圈被配置为垂直于地面或者底板面并且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电力传输的非接触式给电装置中,减少在地面或者底板面的方向上泄露的磁场的影响。本发明所涉及的送电装置相对于在行驶面上移动的移动体,在与该行驶面平行的电力传输方向上进行非接触式电力传输,该送电装置具备:送电线圈,以线圈面与行驶面基本垂直的方式设置;屏蔽板,其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由以送电线圈的线圈面所定义的平面和以安装于移动体的受电线圈的线圈面所定义的平面所夹的行驶面上的区域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非接触式传输电力的送电装置,特别是涉及对从该装置泄露的磁场实施对策的送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非接触式从送电侧将电力传输到受电侧的非接触式电力传输技术备受关注。例如,在通过磁场进行的电力传输中,经由由送电侧的线圈产生的磁场从送电侧的线圈将电力传输到受电侧的线圈。在通过该磁场进行的电力传输中,由送电侧的线圈产生的磁场的一部分成为泄漏磁场,由该泄漏磁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作为其问题之一,可以列举由泄漏磁场引起的感应电流的发生。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下述问题,即,在以非接触式对电动汽车等移动体进行给电的非接触式给电装置中,感应电流在用于搭载有受电部的车体底板的铁板中流通,并且该铁板发热。并且公开有为了抑制该感应电流的发生而将铝板设置于受电部的背面的对策。另外,还存在由于感应电流所引起的电力损耗而导致非接触式给电装置的效率降低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非接触式给电装置中,在垂直方向上从水平地设置于地面上的送电部向设置于车体底板下的受电部进行电力传输。因此,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没有探讨设想了水平方向的电力传输的泄漏磁场对策。即,因为设想了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电力传输,所以没有对在地面的方向上泄露的磁场的影响进行探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20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492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838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非接触式给电装置中,由于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相对于地面垂直设置,并且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电力传输,所以在地面的方向上也会泄漏磁场。因此,不仅需要相对于在线圈的背面泄露的磁场的对策,而且还需要相对于在地面方向上泄露的磁场的对策。特别地,在用于室内的非接触式给电装置中,有可能在底板面使用了铁材料,在这样的情况下,铁材料中会流通感应电流,并且产生铁材料的发热或电力传输效率的降低的可能性提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送电受电线圈相对于地面或者底板面垂直配置并且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电力传输的非接触式给电装置中,降低在地面或者底板面的方向上泄露的磁场的影响。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送电装置是一种相对于在行驶面上移动的移动体,在与该行驶面平行的电力传输方向上进行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的送电装置,该送电装置具备:送电线圈,以线圈面与上述行驶面基本垂直的方式设置;屏蔽板,其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由以上述送电线圈的线圈面所定义的平面和以安装于上述移动体的受电线圈的线圈面所定义的平面所夹的上述行驶面上的区域内。
通过以上述形式配置屏蔽板,从而能够减少从送电线圈到受电线圈的电力传输中的损耗。
另外,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送电装置中,优选上述屏蔽板以提高从上述送电线圈到上述受电线圈的电力传输效率的形式而配置。在此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减少从送电线圈到受电线圈的电力传输中的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08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功率发射器的屏蔽
- 下一篇: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