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电系统和供电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0775.7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7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冀生;刘亚峰;钱金亮;刘德明;崔英刚;马凯;张伟;郭清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控捷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系统 供电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和供电处理方法,其中,供电系统包括:能量转换系统、电网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能量转换系统包括电池、第一供电线路和第二供电线路,第一供电线路串联第一变流器,第二供电线路串联第二变流器;电网供电系统包括第三供电线路,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器和第一控制开关,第一供电线路、第二供电线路以及第三供电线路通过控制系统与用户负载连接;检测器用于检测电网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根据电能质量控制第一控制开关的闭合与断开。本发明提供的供电系统,可以使得供电系统切换到离网状态,或者切换到并网的状态时,提供给用户负载的电能为平滑的电能转换过程,从而满足用户负载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系统和供电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能量转换系统(Power Conversion System;简称:PCS)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主要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例如:在用户侧负载用电低谷期,PCS将电网侧富余的电能储存在PCS内;在用户侧负载用电高峰期,PCS将存储在PCS内部的电能提供给用户侧负载,缓解电网侧可能出现的供电不足问题。另外,PCS内部设有的电池设备不仅具有储存来自电网的电能的功能,自身也具有释放电能的作用。
现有的PCS、电网侧以及用户侧负载之间的拓扑结构中,用户侧负载既可以接收来自电网侧的电能,也可以接收来自PCS内部存储和/或释放的电能。
然而,现有的PCS、电网侧以及用户侧负载之间的拓扑结构,当发生并网状态与离网状态之间的状态转换时,向用户侧负载提供的电能会出现不完全平滑的电能转换过程。上述不完全平滑的电能转换过程不能满足用户侧对电能变化敏感的负载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和供电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供电系统向用户负载提供的电能会出现不完全平滑的电能转换过程,而上述不完全平滑的电能转换过程不能满足用户侧对电能变化敏感的负载的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电系统,包括:
能量转换系统PCS、电网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上述PCS包括电池、第一供电线路和第二供电线路,上述第一供电线路串联第一变流器,上述第二供电线路串联第二变流器,上述电网供电系统包括第三供电线路,上述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器和第一控制开关,上述第一供电线路和上述第二供电线路以及上述第三供电线路通过上述控制系统与用户负载连接;上述检测器用于检测上述电网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根据上述电能质量上述第二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一控制开关的闭合与断开。
可选的,上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和/或第三控制开关;
上述第二控制开关用于控制上述第一供电线路与上述用户负载之间的连接与断开;上述第三控制开关用于控制上述第三供电线路与上述用户负载之间的连接与断开。
可选的,上述检测器用于检测上述第三供电线路的电能质量;其中,上述电能质量包括电压的幅值和/或电压的频率;若上述第三供电线路的电能质量在上述用户负载所承受的电能质量范围外,则上述第一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三控制开关断开,上述第二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一控制开关闭合与上述第一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以使上述第一供电线路与上述第二供电线路为上述用户负载供电。
可选的,上述若上述第三供电线路的电能质量在上述用户负载所承受的电能质量范围外,则上述第一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三控制开关断开,上述第二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一控制开关闭合与上述第一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包括:
若上述检测器检测上述第三供电线路的电能质量在上述用户负载所承受的电能质量范围外时,上述第二控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则上述第一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二控制开关和上述第三控制开关断开;上述第二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一控制开关闭合后,上述第一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以使上述第一供电线路与上述第二供电线路为上述用户负载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控捷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先控捷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07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机自动施肥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农田施肥灌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