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噁嗪草酮和丁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00199.6 申请日: 2017-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8651483A 公开(公告)日: 2018-10-16
发明(设计)人: 陈浩;吴庆勋;宋业升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蓝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3/86 分类号: A01N43/86;A01N37/26;A01P13/00
代理公司: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代理人: 汤时达
地址: 230031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丁草胺 嗪草酮 除草剂组合物 优选 安全性要求 杂草防治谱 作物安全性 阔叶杂草 农药制剂 杂草抗性 增效作用 次施药 累积量 莎草科 重量比 防效 施药 施用 水稻 防治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噁嗪草酮和丁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包括含有活性成分的噁嗪草酮和含有活性成分的丁草胺,二者间的重量比为(99:1)~(1:99),优选是10:1~1:10;噁嗪草酮和丁草胺的累积量(重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0.1%~82%,优选2%~20%。本发明中的组分合理,防效优于各组分单独施用时的活性,具有增效作用,扩大杂草防治谱、一次施药防除水稻田禾本科、莎草科及阔叶杂草,减少施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减缓杂草抗性的产生,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噁嗪草酮和丁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田间一年生杂草和稗草的除草剂,它是由噁嗪草酮和丁草胺为活性组成的二元除草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从1950年左右大面积应用2,4—滴,2甲4氯防除水稻田阔叶杂草以来,水稻田用除草剂品种迅速发展,品种不断改进,先后涌现了二苯醚类、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喹啉羧酸类、磺酰脲类等除草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适应于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化学除草体系,成为水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增产措施。

但是,随着众多除草剂品种在水稻田大面积持续使用,也产生许多的问题:①杂草抗性突出,其中以牛毛毡对敌稗、丁草胺、丁草胺、杀草丹的抗性较为突出,最近,鸭舌草、萤蔺、野慈姑、雨久花、异性莎草草等莎草科、雨久花科、泽泻科等常见杂草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了抗性,使除草问题更趋复杂。②多年生杂草危害成为重要问题,尤为莎草科多年生杂草更为突出。③高龄牛毛毡与千金子的防除问题需解决。④除草剂品种的杀草谱有待扩大,并延长土壤防除药剂的持久期。⑤对于广谱、选择性强、使用方便的除草剂品种的需求更加迫切。

恶嗪草酮由日本三菱油化株式会社创制,与日本农业协作联合会共同开发,并进行了商品化。它是有新型恶嗪酮母体的水稻和草坪用除草剂。恶嗪草酮对移栽水稻安全性高,对水稻一年生杂草,特别对稗草高效、残效长。它对日本草坪很安全,对芽前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高效且残效长。

噁嗪草酮英文通用名oxaziclomefone,化学名称3[1-(3,5-二氯苯基)-丙基]-3,4-二氢-6-甲基-5-苯基-2H-1,3-草酸锌-4-one。噁嗪草酮属于有机杂环类,是内吸传导型水稻田除草剂,主要由杂草的根部和茎叶基部吸收。杂草接触药剂后茎叶部失绿、停止生长,直至枯死。噁嗪草酮主要防除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和一些阔叶杂草等,其中包括:鸭舌草、稻稗、稗草、千金子、沟繁缕、牛毛毡、陌上菜、鸭舌草和节节菜等。芽后用于水稻田后,药剂主要通过杂草的根系和茎叶基部吸收,通常在用药后两周内,杂草茎叶褪绿、发红,组织坏死,最终死亡。持效期可达50天。在整个生长季节,防除稗草仅需用药1次。

丁草胺英文通用名benzobicylon,分子式C17H26ClNO2,化学名称是2-氯-N-(2,6-二乙基苯基)-N-(丁氧甲基)乙酰胺。丁草胺系是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主要用于直播或移栽水稻田防除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某些阔叶杂草。对小麦、大麦、甜菜、棉花、花生和白菜作物也有选择性。有效剂量为每公顷1.0-4.5kg(有效成分)。一般是作芽前土壤表面处理,水田苗后也可应用,是水稻田除草剂的重要品种。丁草胺为酰胺类选择性内吸传导除草剂。纯品为淡黄色油状液体,具有微芳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在常温及中性、弱碱性条件下化学性质稳定。强酸条件下会加速其分解,在土壤中可被降解。对人畜低毒,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对鱼类高毒。丁草胺主要通过杂草的幼芽吸收,而后传导全株而起作用。芽前和苗期均可使用。植物吸收丁草胺后,在体内抑制和破坏蛋白酶,影响蛋白质的形成,抑制杂草幼芽和幼根正常生长发育,从而使杂草死亡。在粘壤土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上使用,药剂可被土壤胶体吸收,不易被淋溶,特效期可达1-2个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蓝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蓝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01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