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使稻属植株快速脱病脱毒的扦插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9447.X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2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越;程在全;陈玲;王玲仙;殷富有;柯学;肖素勤;钟巧芳;付坚;王波;张敦宇;余腾琼;李定琴;蒋聪;曾民;杨雅云;黄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A01G22/22;A01G31/00;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223***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使稻属 植株 快速 脱毒 扦插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使稻属植株快速脱病脱毒的扦插育苗方法,属植物脱毒技术领域。该能使稻属植株快速脱病脱毒扦插育苗方法包括:野外取材,茎秆脱病脱毒灭菌处理,茎秆扦插的预处理,茎秆扦插,茎秆的复壮培养步骤。本发明利用植物脱病脱毒技术,有效解决了稻属茎秆扦插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且扦插的茎秆成活率较高,扦插苗生长旺盛长势较好,为重要杂交材料的复壮快繁以及野生稻优良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扦插成活的稻属植株长势好,基本无病虫害发生;且扦插培苗的周期短,一般为1‑2个月即可进行下一步移栽,不受季节等环境因素影响,能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还能应用于保存和快速繁殖一些稀有的稻属品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使稻属植株快速脱病脱毒的扦插育苗方法,属植物脱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稻属,禾本科,约25种,分布于热带地区,分为栽培稻和野生稻两种。野生稻是栽培稻(O.sativaL.)和非洲栽培稻(O.glaberrimaSteud.)以外的所有野生种类的总称。
长期的人工选择使我国栽培稻的遗传背景非常狭窄,狭窄的遗传背景再加上近年来全球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的减少、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使水稻生产容易受到病虫害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导致水稻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野生稻长期生存在野外抗逆性较强,是天然的基因库,也是适应未来环境变化培育抗病高产优质水稻新材料的基础。对野生稻有利基因的挖掘和利用已成为热点,近年来许多科研工作者已通过传统的杂交和回交的方法,将许多AA基因组野生稻的优良基因转移到栽培稻中,但由于非AA基因组野生稻与栽培稻的杂交率极低,且杂种后代大多不育,很难获得杂交种子,一旦获得杂交植株,为保存获得的杂交植株常进行留桩的方法,但反复留桩导致杂交植株易染病,生长较弱致使利用非AA基因组野生稻的有利基因受到了阻碍。因此,对重要杂交材料的复壮快繁以及野生稻优良种质资源的保存已成为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若用种子进行生苗繁育需要大量的种子,野生稻与杂交稻的种子具有落粒性,种子收集较困难,野生稻与栽培稻远缘杂交后代大多不育,并且杂交种子还存在着分离。水稻扦插育苗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避开有性繁殖基因重组过程,保持群体纯度,减少生物学混杂。赵洪涛等,2012年在《水稻雄性不育系扦插繁殖与种子》里的研究表明扦插繁殖植株比种子繁殖植株的生长发育期大幅提前,具有矮化、短穗、有效穗多、植株紧凑长势好的特点。近年来,一些学者采取稻属带节茎段扦插的方法来实现野生稻种质资源保存和杂交水稻的复壮快繁。但常规的扦插方法易在培养早期常出现大面积真菌污染,在培养过程中有时还会出现内生细菌的再次污染,造成了材料的损失。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使稻属植株快速脱病脱毒的扦插育苗方法,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发明相同技术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使稻属植株快速脱病脱毒的扦插育苗方法。该方法能使染病植株快速脱毒,减少重要稻属种质资源的损失,提高野生稻和杂交水稻扦插育苗的出芽率和成活率,具有潜在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能使稻属植株快速脱病脱毒的扦插育苗方法,包括:野外取材、茎秆脱病脱毒灭菌处理、茎秆扦插的预处理、茎秆的扦插、及茎秆的复壮培养步骤,具体如下:
a.野外取材:在晴天早晨露水未干时用剪刀剪取带病或生长状态瘦弱的稻属植株上的带节茎秆,取材后立即放入盛有清水的桶中,以避免茎秆失水;再按照不同株系用保鲜膜包裹茎秆,置于冰袋中保鲜带回实验室;
b.茎秆脱病脱毒灭菌处理:带回实验室的稻属茎秆在流动的自来水下冲洗10分钟,将表面的泥浆和污垢彻底冲洗干净后,用体积百分比为75%的酒精棉球擦拭茎秆,并用剪刀将茎秆剪成5cm或7cm的段,茎秆生物学下方剪成斜口,生物学上段剪成平口,每段有1个结节;在无菌操作台用镊子剥离表面带病或发霉叶鞘,保留无病叶鞘,用体积百分比为75%的酒精浸泡20秒,表面灭活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5次或6次;用体积百分比为6%的次氯酸钠溶液表面灭活3分钟,摇动灭菌瓶,最后用无菌蒸馏水清洗10次或12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94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水稻品质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富硒大米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