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红火蚁的生物源饵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99438.0 申请日: 2017-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6857683A 公开(公告)日: 2017-06-20
发明(设计)人: 林勇文;兰文生;洪明归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龙梦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63/04 分类号: A01N63/04;A01P7/04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地址: 363999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武***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红火 生物 源饵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业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红火蚁的生物源饵剂的配方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红火蚁(学名: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又名入侵红火蚁、红色外来火蚁、赤外来火蚁、外来红火蚁、泊来红火蚁(台湾),属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台湾称家蚁亚科),火蚁属。红火蚁的拉丁名意指“无敌的”蚂蚁,难以防治而得名。其通用名,火蚁,则指被其蜇伤后会出现火灼感。红火蚁分布广泛,为极具破坏力入侵生物之一。在中国红火蚁是入侵生物。

红火蚁对人有攻击性和重复蜇刺的能力。它影响入侵地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损坏公共设施电子仪器,导致通讯、医疗和害虫控制上的财力损失。蚁巢一旦受到干扰,红火蚁迅速出巢发出强烈攻击行为。红火蚁以上颚钳住人的皮肤,以腹部末端的螯针对人体连续叮蜇多次,每次叮蜇时都从毒囊中释放毒液。人体被红火蚁叮蜇后有如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多数人仅感觉疼痛、不舒服,少数人对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会产生过敏性休克,有死亡的危险。如水泡或脓包破掉,不注意清洁卫生时易引起细菌二次感染。

红火蚁给被入侵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大敌。红火蚁取食多种作物的种子、根部、果实等,为害幼苗,造成产量下降。它损坏灌溉系统,降低工作效率,侵袭牲畜,造成农业上的损失。红火蚁对野生动植物也有严重的影响。它可攻击海龟、蜥蜴、鸟类等的卵,对小型哺乳动物的密度和无脊椎动物群落有负面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在红火蚁建立蚁群的地区,蚂蚁的多样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红火蚁的生物源饵剂的配方及其使用方法,利用本发明生物杀虫剂能够有效防治红火蚁,且能避免化学药剂大量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红火蚁的生物源饵剂,所述杀蚁饵剂以黄绿绿僵菌、蜡蚧轮枝菌、苏云金杆菌或球孢白僵菌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活性成分;并以猪肉、魔芋葡聚糖、氯化钠、蛋黄粉、味精和蔗糖为饵料制成。

所述防治红火蚁的生物源饵剂,按重量百分数计,其各原料组分为:黄绿绿僵菌0.5-1.5%,蜡蚧轮枝菌0.5-1.5%,苏云金杆菌0.5-1.5%,球孢白僵菌0.5-1.5%,魔芋葡聚糖10-15%,氯化钠2-3%,蛋黄粉5-10%,味精0.1-0.5%,蔗糖1-5%,猪肉为填料,填料补足100%。

所述黄绿绿僵菌为黄绿绿僵菌MF1104菌株。

所述蜡蚧轮枝菌为蜡蚧轮枝菌V3450菌株。

所述苏云金杆菌为苏云金杆菌40718菌株。

所述球孢白僵菌为球孢白僵菌BF-263菌株。

所述防治红火蚁的生物源饵剂使用方法,是直接将所述生物源饵剂撒施于红火蚁蚁丘,或撒施于红火蚁发生区域。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1)本发明杀虫饵剂的配方简单,通过黄绿绿僵菌、蜡蚧轮枝菌、苏云金杆菌或球孢白僵菌等昆虫病原菌作用能使杀虫效果彻底,防治效果更好;且所使用的昆虫病原菌不易产生药害,对病虫不产生抗药性。

(2)本发明防治红火蚁的生物源饵剂使用方便,可用于大面积防治红火蚁。

(3)利用本发明防治红火蚁的杀虫饵剂进行处理,可有效防止入侵生物红火蚁。

(4)本发明防治红火蚁饵剂,用黄绿绿僵菌、蜡蚧轮枝菌、苏云金杆菌或球孢白僵菌等昆虫病原菌替代化学杀虫剂,能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和杀虫剂引起的3R现象(致农残、致抗性和致再猖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防治红火蚁的生物源饵剂的配方及其使用方法,是针对入侵害虫红火蚁,以蜡蚧轮枝菌V3450菌株为活性成分,猪肉、魔芋葡聚糖、氯化钠、蛋黄粉、味精和蔗糖为饵料混合制得所述杀虫剂;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为:其蜡蚧轮枝菌1%,魔芋葡聚糖11%,氯化钠2.5%,蛋黄粉6.5%,味精0.2%,蔗糖2%,猪肉76.8%。

所述防治红火蚁的生物源饵剂的使用方法,是将所述饵剂20g施于红火蚁蚁丘上。

实施例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龙梦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龙梦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94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