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控制覆铜板流胶的生产工艺及配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9307.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4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潮 |
主分类号: | H05K3/46 | 分类号: | H05K3/46;B05D1/02;B05D3/02;B05B16/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控制 铜板 生产工艺 配套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覆铜板流胶的生产工艺及配套设备,该工艺是在传统粘结片生产过程中,加入径向包边及纬向包边工艺,包边均采用喷纤包边方法,喷纤包边方法有两种,一种为热熔喷纤包边法,即:加热粘结片边缘使树脂熔化;熔化区喷射纤维混合料使之粘附;再整平和修边使厚度一致且边缘平顺;另一种为喷纤热压包边法,即:直接向粘结片边缘喷射纤维混合料,再采用电热滚轮将纤维混合料压入粘结片边缘树脂中完成包边。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对应于上述两种方法的两种配套设备。本发明的方法和配套设备适用于在粘结片生产线上给粘结片连续高效地包边,使覆铜板压合时不流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覆铜板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的制备覆铜板的生产工艺及配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覆铜板流胶的生产工艺及配套设备,该生产工艺及配套设备通过对覆铜板、绝缘板、多层电路板等在制造过程中所用到的粘结片用热熔喷纤包边方法,使用径向切边包边机和纬向切片包边机进行包边处理,能使覆铜板、绝缘板、多层电路板压合时不流胶。
背景技术
将浸以混合树脂的胶液的增强材料,经过烘烤使得树脂固化程度有部分提高,变成固体的粘结片,切片后用一张或多张粘结片叠合在一起,两面覆盖铜箔或离型膜,经真空加热压合,制成覆铜箔层压板,简称覆铜板(双面无铜的称绝缘板),它主要应用于制作印制电路板(PCB)。将多片印制电路板用粘结片压合成一体,就是多层电路板。
粘结片在加热加压过程中,因其中树脂交联度不高,随着温度的升高,粘结片中的树脂重新熔化。在真空层压机中,受真空和压力的共同作用,熔化的胶液排挤空气并占据内部空间,同时熔化的胶液还会流出粘结片外缘。随着压合程序进行,温度继续升高,树脂继续发生交联反应并最终固化。混合树脂胶液流出粘结片外缘的现象,称为流胶。因流胶造成覆铜板边缘出现树脂空腔的现象,称为缺胶。
在本申请人的前期工作“一种控制覆铜板流胶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710024846.2)中,公开了一种用纸带对粘结片进行包边以控制覆铜板流胶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手工包边,完成了实验室技术验证,证明可以有效控制覆铜板流胶。
目前制造覆铜板使用的电子玻璃纤维布绝大部分是开纤布(纬纱长度大于最两边径纱间距约5mm),使用开纤布生产的粘结片,就需要进行径向切边以切除粘结片纬纱毛边。目前普遍使用的切边设备是粘结片径向切边刀和卷边机,切除毛边时会切除3条以上径纱,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一种控制覆铜板流胶的方法”实验室验证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种工业生产上对粘结片连续快速的包边方法及配套设备,以解决覆铜板、绝缘板、多层电路板在压合时流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用于控制覆铜板流胶的生产工艺,是在传统粘结片生产过程中,在完成粘结片烘烤和径向切边工序后进行径向包边,并在粘结片进行纬向切片后进行纬向包边,径向包边及纬向包边均采用喷纤包边方法,以实现连续快速的包边。所述的径向包边,是在粘结片生产线上,在完成烘烤和径向切边工序后,进行的径向包边,即对切除纬纱毛边后的粘结片边缘采用纤维混合料进行包边。所述的纬向包边,是在粘结片进行纬向切片后进行纬向包边,即是对粘结片进行纬向切片后的前后两条边进行包边。
所述的喷纤包边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热熔喷纤包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加热粘结片边缘使树脂熔化;
步骤2、向树脂已熔化的粘结片边缘喷射纤维混合料使之粘附;
步骤3、对粘附了纤维混合料的粘结片边缘进行整平和修边使厚度一致且边缘平顺。
第二种是喷纤热压包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直接向粘结片边缘喷射纤维混合料;
步骤2、采用电热滚轮将纤维混合料压入粘结片边缘的树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潮,未经王文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93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