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管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99029.0 | 申请日: | 2017-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0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 发明(设计)人: | 马骋;邓坤学;袁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51063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模型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血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模型具有血管壁和由所述血管壁包围而形成的空腔,所述血管壁由包括功能性预聚体、补强剂和催化剂的可固化原料固化而成;
所述功能性预聚体包括:含有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和含有硅氢键的有机聚硅氧烷;
所述血管壁的厚度为0.05~2.0mm;
所述血管模型的最大载荷为9~14N,抗拉强度为0.8~1.5MPa,弹性模量为0.9~2MPa;
所述功能性预聚体中的乙烯基与硅氢键的摩尔浓度比为1:1~10:1;所述功能性预聚体与所述补强剂的质量比为13:7~17:3;
所述催化剂包含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基于所述功能性预聚体、所述补强剂以及所述催化剂的总质量,所述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1~500pp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模型的病灶位置的厚度与所述血管模型的正常位置的厚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模型的断裂伸长率为150~30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预聚体中的乙烯基与硅氢键的摩尔浓度比为2:1~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预聚体中的乙烯基与硅氢键的摩尔浓度比为3: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管模型,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功能性预聚体、所述补强剂以及所述催化剂的总质量,所述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20~200pp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管模型,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功能性预聚体、所述补强剂以及所述催化剂的总质量,所述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50pp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包括:线性乙烯基硅氧烷和带支链的乙烯基硅氧烷。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血管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支架获取步骤:采用3D打印技术获取血管支架;
涂覆步骤:将所述功能性预聚体、补强剂和催化剂混合后得到的可固化原料涂覆于所述血管支架的表面;
支架去除步骤:除去所述血管支架,得到血管模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获取步骤之前,还包括:三维图像获取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生物影像获取血管影像,然后基于所述血管影像,利用三维重建技术获取血管的三维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步骤中,将所述可固化原料逐层涂覆于所述血管支架的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血管的病灶位置对应的所述血管支架的部位上涂覆的层数不同于与所述血管的正常位置对应的所述血管支架的部位上涂覆的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步骤中,将所述血管支架旋转,使得所述可固化原料涂覆于所述血管支架的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支架的转速为20~100r/min。
16.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去除步骤中,将所述血管支架溶解,得到所述血管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90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罩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涂胶显影设备涂敷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