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7892.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6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中原贵弘;白木孝;柳田曜;安东尼·温布谷·纳乌;上田圭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电力 传输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输出阻抗与输入阻抗适当匹配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1)包含共振线圈L和共振电容器(C),并且具有能变更阻抗的阻抗可变电路(16)、(26),输电侧控制部(15)变更阻抗可变电路(16)的阻抗,受电侧控制部(25)变更阻抗可变电路(26)的阻抗,使比输电线圈部(11)靠电源(2)侧的输出阻抗、与从输电线圈部(11)起的负载(3)侧的输入阻抗匹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有非接触式传输电力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例如利用磁共振从与电源连接的输电线圈部向受电线圈部传输电力,向经由整流器与受电线圈部连接的负载供给电力(例如专利文献1)。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根据负载的阻抗的变化等,利用匹配电路使与输电线圈部连接的电源侧的电路的输出阻抗、与输电线圈部的输入阻抗匹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344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然而,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在使输出阻抗与输入阻抗匹配这方面,仍然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输出阻抗与输入阻抗适当匹配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达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供给电力;输电线圈部,所述输电线圈部与所述电源连接,以非接触方式输送电力;受电线圈部,所述受电线圈部与消耗电力的负载连接,以非接触方式接受从所述输电线圈部输送的电力,并将接受的电力供给至所述负载;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输电线圈部和所述受电线圈部,所述输电线圈部或者所述受电线圈部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能变更阻抗的阻抗可变电路,所述阻抗可变电路包含能够改变该阻抗可变电路的电感值的共振线圈、或者能够改变该阻抗可变电路的静电电容的共振电容器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控制部变更所述阻抗可变电路的阻抗,使比所述输电线圈部靠所述电源侧的输出阻抗、与从所述输电线圈部起的所述负载侧的输入阻抗匹配。
另外,在上述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阻抗可变电路包含多个LC电路,所述LC电路包括一对共振线圈和共振电容器,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多个LC电路切换为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变更所述电感值和所述静电电容,使所述输出阻抗与所述输入阻抗匹配。
另外,在上述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阻抗可变电路包含多个共振线圈和一个共振电容器,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多个共振线圈切换为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变更所述电感值,使所述输出阻抗与所述输入阻抗匹配。
另外,在上述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共振线圈被依次串联连接,后级的所述共振线圈的导体截面积小于前级的所述共振线圈的导体截面积。
另外,在上述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阻抗可变电路包含多个共振电容器和一个共振线圈,所述控制部切换所述多个共振电容器的连接状态,变更所述静电电容,使所述输出阻抗与所述输入阻抗匹配。
另外,在上述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负载被操作开关操作,所述操作开关被接通而使电流流过,被断开而停止所述电流,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操作开关的接通断开操作,变更所述阻抗可变电路的阻抗。
另外,在上述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还基于所述操作开关被接通并经过的时间,变更所述阻抗可变电路的阻抗。
另外,在上述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在实际上供给至所述负载的电流的电流值不满足预先决定的电流的阈值的情况下,告知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78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送电装置
- 下一篇:定子构造和旋转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