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墙板托架及使用该托架的墙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7354.3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6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岩 |
主分类号: | E04F13/26 | 分类号: | E04F13/26;E04B1/8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400 辽宁省沈阳市法***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托架 使用 墙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墙板托架及使用该托架的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物复合外墙由于重力的影响,各层结构之间连接的位置会产生剪力,传统墙体结构中使用砂浆来进行粘结的施工方式难以对抗剪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粘结不牢、各层结构脱落,不仅对建筑的美观和保温效果产生影响,还会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当建筑外墙的某一部分结构老化、损坏时,难以进行局部的更换和翻新,因此,设计一种易于高空作业人员施工的复合墙板支撑结构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有通过L形的板状托架对保温层、外墙板进行支撑的做法,其不足指出在于安装时间较长后容易因重力变形,致使外层墙板下坠,外墙结构被破坏。托架下面的墙板受重力影响会产生向外翻转的趋势,从而对各层板的连接处产生拉力,使得各层墙板容易脱落,影响整个结构的寿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复合墙板托架及使用该托架的墙体结构,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难以抗剪力、组装不方便、墙板易翻转等缺点。
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墙板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的板状架体;所述架体折弯处有向外侧伸出的支撑腿;
所述支撑腿为板状,厚度与架体相同;在架体上以架体与支撑腿的连接处为起点开有开口,开口的大小和形状与支撑腿相同;
所述架体的纵向面上开有固定钉孔。
所述的复合墙板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向下倾斜,与架体纵向面成45°夹角。
所述支撑腿根部与架体纵向板成45°;所述支撑腿为弧形,从根部到端部逐渐过渡到与架体纵向板共面。
所述的复合墙板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钉孔为长槽形孔。
所述的复合墙板托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伸托架;所述延伸托架上开有槽形孔,通过穿过槽形孔的螺钉与架体相连接;所述延伸托架的端部与延伸托架的主体垂直。
所述的复合墙板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托架的端部的上半部分长度大于下半部分。
所述的复合墙板托架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墙体结构包括:
固定在基层墙体上的架体,架体上的支撑腿支撑在基层墙体上;
架体与延伸托架位于上下两块保温板之间;
延伸托架的垂直边内侧与外墙板外表面紧密贴合。
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的两片外墙板之间开有用于嵌入延伸托架垂直边的槽,槽外通过涂层将延伸托架垂直边覆盖。
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双头钉穿过架体并且连接上下两保温板。
优点及效果:
1.托架的设计易于加工,可由金属板进行切割、折弯制成,便于大批量的生产;
2.托板上的支撑腿有效避免托板变形,有效对抗剪力;
3.可以防止托板下侧的墙板外翻导致的脱落;
4.对复合墙体各层板的固定牢固有效,便于安装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托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托板L型部分示意图;
图3为托板L型部分示意图(斜后侧);
图4为延伸托板示意图;
图5为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1架体;2支撑腿;3固定钉孔;4延伸托架;5外墙板;6保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复合墙板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的板状架体1;所述架体1折弯处有向外侧伸出的支撑腿1;支撑腿的作用是支撑在墙体上,阻止L型架体变形。
所述支撑腿1为板状,厚度与架体1相同;在架体1上以架体1与支撑腿1的连接处为起点开有开口,开口的大小和形状与支撑腿1相同;所述的结构易于加工,在制造过程中只需在板上切割出支撑腿的轮廓,再经过钣金工序的弯曲即可成形,无需进行焊接等工序,同时又保障了零件的强度。
所述架体1的纵向面上开有固定钉孔1,同于穿过膨胀螺钉将架体固定在墙上,在配合下文所述的延伸托架4的前提下,只需一根钉即可保障墙板稳定。
所述支撑腿2向下倾斜,与架体1纵向面成45°夹角。
所述支撑腿根部与架体纵向板成45°;所述支撑腿为弧形,从根部到端部逐渐过渡到与架体纵向板共面。增加支撑腿与墙面的接触面积,配合周边灌注的水泥砂浆,使得支撑牢固。
所述固定钉孔3为长槽形孔,用于调整固定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岩,未经陈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73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节能抗震墙
- 下一篇:预制不等厚带叠合梁模壳内隔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