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卡滞的内置式补偿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7174.5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5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平;李继亮;周绍启;秦俊非;张建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6 | 分类号: | B60M1/26;B60M1/1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刘兴华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内置 补偿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防止卡滞的内置式补偿装置,该装置设有下锚补偿支柱(1),下锚补偿支柱(1)上设有补偿预留孔(4),补偿滑轮组(5)通过承锚底座(2)固定设置在下锚补偿支柱(1)上,补偿绳(3)绕设在补偿滑轮组(5)上,一端经补偿预留孔(4)沿下锚补偿支柱(1)的轴心延伸至下锚补偿支柱(1)内、另一端与被补偿的导线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设有坠砣杆(8)、固定夹板(9)、滚轮固定机构Ⅰ(10)、限位坠砣(11)、坠砣杆托板(12)、滚轮固定机构Ⅱ(13)、滚轮(14)及坠砣杆上封板(15);所述坠砣杆(8)设置在下锚补偿支柱(1)内,且坠砣杆(8)顶端与补偿绳(3)固定连接,底部固定设置在坠砣杆托板(12)的中心,滚轮固定机构Ⅱ(13)与坠砣杆托板(12)底部固定连接,滚轮固定机构Ⅱ(13)外部四周均匀设有多个滚轮(14);所述限位坠砣(11)有多个,且均通过凹型缺口套设在坠砣杆(8)上,最顶端的限位坠砣(11)上压设有坠砣杆上封板(15),滚轮固定机构Ⅰ(10)固定设置在坠砣杆上封板(15)的顶部,滚轮固定机构Ⅰ(10)外部四周均匀设有多个滚轮(14),固定夹板(9)套设在坠砣杆(8)外,且固定压设在滚轮固定机构Ⅰ(10)的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卡滞的内置式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板(9)由U型螺栓(901)、固定板(902)及附件(903)组成,固定板(902)套设在U型螺栓(901)的端部,且由附件(903)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卡滞的内置式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固定机构Ⅰ(10)的横截面呈方形,且一侧设有延伸至横截面中心、且可套设在在坠砣杆(8)外的凹型缺口Ⅰ(1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卡滞的内置式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坠砣(11)呈方形,一侧设有延伸至中心、且可套设在坠砣杆(8)外的凹型缺口Ⅱ(1105),其限位坠砣(11)顶部中心设有顶部凸起(1103),在顶部凸起(1103)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柱Ⅰ(1101)且位于限位坠砣中轴线上、此中轴线与限位坠砣凹型缺口中轴线垂直,底部中心设有底部凹陷(1104)并与顶部凸起(1103)投影重合,与固定柱Ⅰ(1101)相对应的限位坠砣(11)的底部设有固定柱凹槽Ⅰ(110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卡滞的内置式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坠砣杆托板(12)为四角带有圆形凸起(1202)的正方形底板,其中心设有与坠砣杆(8)直径相同的中心通孔(120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卡滞的内置式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坠砣杆托板(12)的顶部设有与限位坠砣(11)底部固定柱凹槽Ⅰ(1102)相匹配的固定柱Ⅱ(1201)。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卡滞的内置式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坠砣杆上封板(15)底部中心设有与限位坠砣(11)上顶部凸起(1103)及固定柱Ⅰ(1101)相匹配的中心凹槽(1502)和固定柱凹槽Ⅱ(150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卡滞的内置式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坠砣杆上封板(15)一侧设有延伸至中心、且可套设在坠砣杆(8)外的凹型缺口Ⅲ(150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卡滞的内置式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锚补偿支柱(1)上设有坠砣位置观察窗(6)。
10.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卡滞的内置式补偿装置防止卡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坠砣杆(8)及固定在坠砣杆(8)底部的坠砣杆托板(12)、滚轮固定机构Ⅱ(13)和滚轮(14)固定安装为一体后,从下锚补偿支柱(1)的补偿预留孔(4)放入,坠砣杆(8)顶端与补偿绳(3)相连;
步骤二:从补偿预留孔(4)将第一块限位坠砣(11)的凹型缺口对准坠砣杆,使其底部安装设置在坠砣杆托板(12)上,第二块限位坠砣(11)的凹型缺口与第一块限位坠砣(11)的凹型缺口成180°叠放,后续限位坠砣(11)按照此方法180°交叉叠放,直至放入最后一块限位坠砣(11),在此过程中坠砣杆(8)在下锚补偿支柱(1)内腹缓慢下落;
步骤三:坠砣杆上封板(15)与滚轮固定机构Ⅰ(10)及滚轮(14)固定安装为一体后,坠砣杆上封板(15)底部固定安装在最顶端限位坠砣(11)上,再用固定夹板(9)将坠砣杆托板(12)至坠砣杆上封板(15)固定位一体;
步骤四:当下锚补偿支柱(1)发生倾斜,受重力作用,坠砣杆(8)底端滚轮固定机构Ⅱ(13)和顶端滚轮固定机构Ⅰ(10)上的滚轮(14)与下锚补偿支柱(1)内壁接触,当补偿绳(3)受环境温度发生长度变化时,坠砣杆(8)上升或下降可成功避免卡滞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71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坡停起步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儿童安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