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撞结构的导向刚度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6812.1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5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雷正保;候石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导向 刚度 补偿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在抗撞结构的导向刚度补偿装置,拥有该装置的抗撞结构能够在正面碰撞、追尾碰撞、偏置碰撞及小偏置碰撞中有效地保证乘员的安全性。所述正面兼顾偏置碰撞的抗撞结构导向刚度补偿装置包括:导向杆件和抗撞基础导孔。导向杆件具有极高的刚度,与抗撞基础导孔组成移动副。安装了本发明装置的抗撞结构,在偏置碰撞过程中,极高刚度导向杆件能够使车辆导向,确保汽车碰撞安全。此外,在正面碰撞过程中,极高刚度导向杆件从移动副中滑出,极高刚度导向杆件也不会阻碍抗撞结构碰撞吸能,能够使车辆满足碰撞安全。因此,拥有本发明装置的抗撞结构能够兼顾吸能与导向,大大增加了车辆碰撞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撞结构的导向刚度补偿装置。在偏置碰撞中,抗撞结构的导向刚度补偿装置侧向受到碰撞载荷时,能够使车辆导向,减少车辆碰撞造成的伤害。在正面碰撞中,抗撞结构吸收碰撞能,当导向刚度补偿装置受力后,不会阻碍碰撞吸能,保证乘员安全。拥有该装置的抗撞结构能兼顾吸能导向性能,能够有效提高交通事故的碰撞安全性。
背景技术
以往的抗撞结构设计只需满足安全性指标,虽然它既要求碰撞最大加速度小又要结构最大变形量小,但可行域有交集。随着安全法规的完善,新增了导向性指标,但导向性要求抗撞结构有极高刚度,使同时满足碰撞加速度与导向性要求的可行域为空集。抗撞结构设计中,从常规思想考虑刚度的高低,同时兼顾吸能和导向性能刚度的需求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如何使抗撞结构同时兼顾吸能导向性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技术背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在本国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在抗撞结构的导向刚度补偿装置,其具有以下优点,即拥有导向刚度补偿装置的抗撞结构,在偏置碰撞中,能够抵抗弹性形变,并且使车辆产生回正力矩,让车辆导向,减少车辆碰撞造成的伤害。在正面碰撞中,抗撞结构吸收碰撞能,当导向刚度补偿装置受力后,不会阻碍碰撞吸能,保证乘员安全。抗撞结构能够同时兼顾吸能导向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撞结构的导向刚度补偿装置。
所述导向刚度补偿装置包括:
一根导向杆件,抗撞基础导孔,其中,导向杆件具有极高的刚度。
导向杆件一端与抗撞结构前端用转动副连接。
导向杆件的另一端与抗撞基础导孔组成移动副。
导向杆件另一端相对于抗撞基础结构受力后,能够相对移动,以转动副示意。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通过拥有本发明机构的抗撞结构兼顾吸能导向性能,能够有效提高交通事故的碰撞安全性。抗撞结构的导向刚度补偿装置在侧向受到碰撞载荷时,能够抵抗弹性形变,并且使车辆产生回正力矩,对车辆起到导向作用,减少车辆碰撞造成的伤害。
此外,在正面碰撞中,抗撞结构变形吸收碰撞能;由于极高刚度导向杆的一端与抗撞基础结构以移动副连接,当导向杆受到正向碰撞载荷后,极高刚度导向杆会从移动副滑出,不会阻碍碰撞吸能,保证了乘员安全。
因此,拥有该装置的抗撞结构能兼顾吸能导向性能,能够有效提高交通事故的碰撞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带导向刚度补偿装置的抗撞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带导向刚度补偿装置的乘用车车头I斜二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带导向刚度补偿装置的乘用车车头Ⅱ斜二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带导向刚度补偿装置的货车、半挂车车尾I斜二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6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