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伤口愈合抑菌型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6446.X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7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邱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新福(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075 | 分类号: | C08J3/075;C08G81/00;C08B37/00;A61L26/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伤口 愈合 抑菌型水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伤口愈合抑菌型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刺槐豆胶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高碘酸钠40~60℃搅拌反应4~8h,反应液转入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透析袋中透析得到氧化刺槐豆胶,所述氧化刺槐豆胶的氧化度为25~40%;步骤二:将步骤1)得到的氧化刺槐豆胶与聚烯丙基胺加入到氯化钙水溶液中,超声处理10~30min,静置得到促进伤口愈合水凝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制备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抑菌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伤口安全无刺激,同时,该水凝胶能够充分地吸收伤口的渗出液,吸水后溶胀维持创面生理性湿润,为伤口提供良好的愈合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凝胶的制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伤口愈合抑菌型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是机体与外界的机械屏障,各种溃疡、创伤或烧伤后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这些症状可能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问题,例如细菌感染、水分和蛋白质过度流失等。因此,如何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研究表明,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大致包括炎症期、增殖期和重塑期。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特别是损伤严重时,组织持续缺氧、坏死、感染等因素都会使得伤口的愈合过程延长,愈合困难。
传统用于伤口愈合的敷料多为海绵制品,仅能起到覆盖创面的作用,容易导致伤口干燥,且易与伤口粘连,造成二次损伤,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另外,传统的敷料的敷料生物相容性和降解型都极差。研究表明,伤口在湿润环境中愈合的更快。然而湿润环境会更容易滋生细菌,对敷料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凝胶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凝胶,具有网状交联结构,且能保持一定的形状,一般可吸收较大的水量。作为一种湿性敷料,能够吸收大量伤口渗出液,保持创面湿润,大大减少了更换敷料的频率,减少了对伤口的二次伤害。然而现有的水凝胶敷料,均不具有理想的杀菌抑菌作用,不足以为伤口提供安全的愈合环境。
因此,用于伤口处理的敷料仍然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伤口愈合抑菌型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用于伤口处理时,能够为伤口提供安全的湿性环境。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将刺槐豆胶经高碘酸钠氧化,氧化度在25~40%时,然后与聚烯丙基胺在超声作用下能够形成枝接高分子水凝胶,该水凝胶安全无刺激,具有良好的抑菌性和生物相容性,用于伤口处理敷料,能够充分地吸收伤口的渗出液,吸水后溶胀能够维持创面生理性湿润,为伤口提供良好的愈合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伤口愈合抑菌型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刺槐豆胶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高碘酸钠40~60℃搅拌反应4~8h,反应液转入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透析袋中透析得到氧化刺槐豆胶,所述氧化刺槐豆胶的氧化度为25~40%;
步骤二:将步骤1)得到的氧化刺槐豆胶与聚烯丙基胺加入到氯化钙水溶液中,超声处理10~30min,静置得到促进伤口愈合水凝胶。
在本发明中,氧化刺槐豆胶的氧化度会直接影响水凝胶的性能,通过控制刺槐豆胶与高碘酸钠的用量比例可以调节氧化刺槐豆胶的氧化度,优选地,所述刺槐豆胶与高碘酸钠的重量比为1:0.4~0.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刺槐豆胶与高碘酸钠的重量比为1:0.55~0.7。优选情况下,所述氧化刺槐豆胶的氧化度为30~35%。上述氧化刺槐豆胶可以与聚丙烯酰胺在氯化钙中超声处理迅速反应得到强抑菌性水凝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新福(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新福(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64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