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水压力加载试验用小尺寸柱状岩样密封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6310.9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6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希巍;张涛;徐荃;冯夏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水 压力 加载 试验 尺寸 柱状 密封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石静水压力加载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静水压力加载试验用小尺寸柱状岩样密封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岩石静水压力加载试验可以获得岩石的基质压缩系数、有效压缩系数及裂纹孔隙度等参数,且上述参数又都是表征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关键指标。
静水压力加载,是指岩石在三轴方向上的加载应力数值相等的情况,在静水压力加载过程中,为了获取岩石的应变规律,主要采用两种获取方式,第一种是通过LVDT位移传感器进行测量,第二种是通过应变片进行测量。
由于LVDT位移传感器对岩样的要求较高,小尺寸岩样通常无法应用LVDT位移传感器,即使采用了LVDT位移传感器,其也要安装在岩样密封胶套的外侧,在加载过程中,密封胶套的变形会对试验精度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从试验精度方面考虑,小尺寸岩样更适合使用应变片。
目前,在岩石静水压力加载试验前,首先需要密封岩样,当应变片贴附在岩样表面后,特别是应变片数量较多时(通常为4个应变片以及8条引线),由于多条引线只能夹在岩样表面与密封胶套之间引出,必然导致密封胶套对岩样的密封性降低,当在50MPa~100MPa的高压条件下时,液压油会通过引线处进入密封胶套,从而进入岩样,并使岩样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此时所获取的试验数据将是失真的,因此将失去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静水压力加载试验用小尺寸柱状岩样密封装置及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采用密封胶套密封岩样时密封不严的弊端,有效提高了岩样密封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水压力加载试验用小尺寸柱状岩样密封装置,包括柱塞压头、橡皮膜、自黏带、热缩套、绝缘胶带及钢箍;所述柱塞压头数量为两个,两个柱塞压头分别安装在岩样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橡皮膜包覆在柱塞压头侧向表面;所述自黏带缠绕包覆在橡皮膜外表面;所述热缩套包覆在自黏带及岩样侧向表面;所述绝缘胶带缠绕包覆在柱塞压头所在位置处的热缩套外表面;所述钢箍套装在绝缘胶带外表面。
一种静水压力加载试验前的小尺寸柱状岩样密封方法,采用了所述的静水压力加载试验用小尺寸柱状岩样密封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岩样侧向表面粘贴应变片,并焊接引线;
步骤二:在柱塞压头侧向表面包覆套装上橡皮膜;
步骤三:将自黏带缠绕包覆在橡皮膜外表面;
步骤四:将包覆了橡皮膜和自黏带的柱塞压头放置到岩样的上下两端;
步骤五:将热缩套套装在柱塞压头和岩样外侧,同时将应变片的引线从热缩套与自黏带之间引出;
步骤六:利用热缩枪对热缩套进行加热,使热缩套收缩,直到包覆了橡皮膜和自黏带的柱塞压头以及岩样被热缩套包裹密封;
步骤七:在柱塞压头所在位置处的热缩套外表面缠绕包覆上绝缘胶带;
步骤八:将钢箍套装在绝缘胶带外表面,然后拧紧钢箍,完成岩样的密封。
在粘贴应变片之前,需要对岩样的外表面进行打磨,且需使用2500目以上的砂纸以单方向呈45度角对岩样外表面进行打磨,以保证应变片在岩样表面的粘贴平整度。
在包覆套装橡皮膜之前,需要对柱塞压头侧向表面进行擦拭清洗,且擦拭清洗剂选用酒精,通过擦拭清洗柱塞压头侧向表面来提高橡皮膜与柱塞压头的密封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克服了传统采用密封胶套密封岩样时密封不严的弊端,有效提高了岩样密封性,使试验中获取的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静水压力加载试验用小尺寸柱状岩样密封装置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静水压力加载试验用小尺寸柱状岩样密封装置正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I部放大图;
图中,1—柱塞压头,2—橡皮膜,3—自黏带,4—热缩套,5—绝缘胶带,6—钢箍,7—岩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静水压力加载试验用小尺寸柱状岩样密封装置,包括柱塞压头1、橡皮膜2、自黏带3、热缩套4、绝缘胶带5及钢箍6;所述柱塞压头1数量为两个,两个柱塞压头1分别安装在岩样7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橡皮膜2包覆在柱塞压头1侧向表面;所述自黏带3缠绕包覆在橡皮膜2外表面;所述热缩套4包覆在自黏带3及岩样7侧向表面;所述绝缘胶带5缠绕包覆在柱塞压头1所在位置处的热缩套4外表面;所述钢箍6套装在绝缘胶带5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6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前叉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动车转向控制把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