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拱肋提升施工稳定性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6041.6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7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大为;李凯;梁丹;闫妮;韩红静;吴红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9 | 代理人: | 李在川 |
地址: | 123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糊 综合 评价 提升 施工 稳定性 方法 | ||
1.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拱肋提升施工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影响拱肋提升施工稳定性的因素;
步骤2:根据各因素理论值对拱肋提升施工稳定性评价等级进行划分,定义各评价等级在各因素下的临界判断值;
步骤3:获取施工过程中各因素的实际监测值,确定隶属函数,计算各因素对各稳定性评价等级的隶属度;
步骤4:采用主客观结合法确定各因素权重;
步骤5:依据各因素权重及隶属度进行拱肋提升施工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拱肋提升施工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拱肋提升施工稳定性的因素分为三层,第一层因素包括吊装整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第二层因素包括:拱肋应力、拱肋应变、提升支架应力、提升支架应变和温度差;第三层因素包括:最大拱肋应力、最大拱肋应变、最大提升支架应力、最大提升支架应变、拱肋应力最大误差值、拱肋应变最大误差值、提升支架应力最大误差值、提升支架应变最大误差值和温度差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拱肋提升施工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隶属度函数为梯形分布函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拱肋提升施工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主客观结合确定各因素权重的具体方法为:
步骤4-1:采用主观打分法确定第一层因素权重;
步骤4-2:建立第二层因素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如果判断矩阵合理,执行步骤4-3,否则,调整判断矩阵;
步骤4-3:根据判断矩阵确定第二层因素的主观权重;
步骤4-4: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第二层因素的客观权重;
步骤4-5:结合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确定第二层因素综合权重;
步骤4-6:采用主观评价确定第三层因素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拱肋提升施工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为:
步骤5-1:根据第三层因素权重矩阵和第三层因素的隶属度矩阵计算第二层各因素的模糊评价子集;
步骤5-2:根据第二层各因素的模糊评价子集构建第二层因素的隶属度矩阵;
步骤5-3:根据第二层因素权重矩阵和第二层因素的隶属度矩阵计算第一层各因素的模糊评价子集;
步骤5-4:根据第一层各因素的模糊评价子集构建拱肋提升施工稳定性隶属度矩阵;
步骤5-5:根据拱肋提升施工稳定性隶属度矩阵和第一层因素权重计算拱肋提升施工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确定拱肋提升施工稳定性的评价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60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