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净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95759.3 | 申请日: | 2017-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9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行飞;陈建华;茅忠群;诸永定;刘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8/22 | 分类号: | F24F8/22;F24F11/64;F24F11/88;F24F11/89;G01N21/33;F24F110/65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邓青玲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用于净化空气的空气净化设备(101),用于控制空气净化设备(101)开启或关闭或工作参数的控制板(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空气中有机物含量的有机物含量检测系统(103),该有机物含量检测系统(103)包括用于抽取空气的气泵(103A),与气泵(103A)输出端连接的有机物检测传感器(103B)。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有机物含量检测系统,控制板根据有机物含量检测系统检测的空气中的有机物含量开启或关闭空气净化设备,并对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控制,该系统控制方式合理有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净化类产品或者是新风系统等,一种是最简单的控制,只有启动关闭,另外一种是通过检测温度或者PM2.5来实现智能控制,而空气中如甲醛、有机苯类(苯、甲苯)、有机氨类、氯仿类等,以及细菌病毒对人体的危害是最大的,此外,空气中的细菌、霉菌、病毒等,对人体也具有重大危害。市面上现有的产品、技术,不能有效根据空气中的有机物含量来智能控制净化设备,所以,开发一种切实有效根据空气有机物含量来智能控制净化设备的空气净化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检测空气中有机物含量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净化设备的空气净化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用于净化空气的空气净化设备,用于控制空气净化设备开启或关闭或工作参数的控制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空气中有机物含量的有机物含量检测系统,该有机物含量检测系统包括用于抽取空气的气泵,与气泵输出端连接的有机物检测传感器,该有机物检测传感器则包括:
能发出紫外线的光源及与所述光源配合的能检测空气中有机物含量的检测组件,其中所述光源为检测组LED紫外灯,检测组LED紫外灯与电流控制电路连接由电流控制电路控制流过检测组LED紫外灯的电流大小;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能被所述检测组LED紫外灯发出的紫外线穿透的检测管,水能通过该检测管;
检测组紫外线接收器,用于检测从所述检测组LED紫外灯发出、并穿透所述检测管后的紫外线的强度;
检测组信号放大电路,检测组紫外线接收器的输出端与检测组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检测组紫外线接收器检测到的紫外线强度信号进行放大;
信号处理电路,检测组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电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还与电流控制电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根据检测组信号放大电路放大后的紫外线强度信号计算通过检测管内空气中有机物含量;
显示屏与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用于显示空气中的有机物含量。
作为改进,所述有机物检测传感器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检测管容置腔,检测管设置在检测管容置腔内;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和检测组LED紫外灯均设置在壳体一侧,检测组紫外线接收器、检测组信号放大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设置在壳体另一相对侧;壳体内设有与检测管容置腔连通的、位于检测管容置腔两相对侧第一透光通道和第二透光通道,检测组LED紫外灯发出的紫外光通过第一透光通道、检测管及第二透光通道后到达检测组紫外线接收器。
再改进,所述有机物检测传感器还包括对照组件,该对照组件包括有:
该对照组件包括有:
对照组LED紫外灯,对照组LED紫外灯与所述检测组LED紫外灯串联后与电流控制电路连接并由电流控制电路控制流过检测组LED紫外灯和对照组LED紫外灯的电流大小;
能被所述对照组LED紫外灯发出的紫外线穿透的对照管,对照管内部真空或设空气或设置纯净水;
对照组紫外线接收器,用于检测从所述对照组LED紫外灯发出、并穿透所述对照管后的紫外线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57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区水下捕捞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捕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