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0.34THz行波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5602.0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3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黄银虎;雷文强;蒋艺;宋睿;陈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5/34 | 分类号: | H01J25/34;H01J23/24;H01J2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7 | 代理人: | 张素红 |
地址: | 6219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0.34 thz 行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真空电子器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0.34THz行波管。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无线通信领域低频段的频谱资源日益短缺,急需向更高频段拓展,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1011Hz至1013Hz范围内的电磁波,其频率是微波的几十至几百倍,能够容纳的信道容量相比微波频段要多得多,特别适合于宽带高速无线数据通信。对于雷达系统来说,由于太赫兹波的载波频率高,波长短,其对运动目标进行探测时的多普勒频移相比微波来说更大,可以实现更高的成像分辨率以及更精确的定位。为了拓展太赫兹应用系统的作用距离,最为简单有效的途径是提高系统中信号发射源的输出功率;此外,为了获得较高的通信速率以及成像分辨率,系统又要求信号发射源具备足够的带宽,目前信号源的现有水平已制约了太赫兹技术的发展,急需提高太赫兹源的整体性能。
行波管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对抗、雷达系统以及卫星通信等领域。行波管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阴极发射出来的直流电子注与电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电子注产生群聚现象并进行能量交换,将电子直流能量转化为高频微波能量进行输出,形成信号放大器的功能。相比于固态微波放大器,行波管放大器具有大功率、宽频带、高效率、高增益等特点,在很多场合下是固态微波放大器所无法替代的。
频率0.34THz附近存在一个大气传输窗口,其中THz是一个频率的单位,为1012Hz。该频段太赫兹波的大气传输衰减相比临近频段更小,对于太赫兹应用系统来说,0.34THz是一个理想的载波信号频率。工作频率为0.34THz的远距离太赫兹应用系统需要0.34THz行波管作为末级放大器为系统提供大功率宽带载波信号,而现有的0.34THz行波管输出功率只能达到约40mW,无法满足该频段太赫兹应用系统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0.34THz行波管,该行波管的带宽达到2GHz,增益达到20dB,输出功率达到130mW,可以满足0.34THz频段太赫兹应用系统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0.34THz行波管,包括电子枪、慢波结构、输能窗、磁聚焦系统以及收集极,所述慢波结构采用折叠波导结构,其参数包括波导宽边长度a、波导窄边长度b、半周期长度p、直波导长度h、弯曲波导半径ravg以及电子束通道半径rt,其中,波导宽边长度a为0.5mm±0.02mm,波导窄边长度b为0.08mm±0.02mm,半周期长度p为0.14mm±0.02mm,直波导长度h为0.21mm±0.02mm,弯曲波导半径ravg为0.02mm±0.01mm,电子束通道半径rt为0.09mm±0.01mm;
所述输能窗采用盒型窗结构,包括窗体和设于窗体内的窗片,所述窗片的厚度为0.1mm±0.02mm,直径为1.8mm±0.05mm,所述窗片的上下两端面各连接有一个圆柱谐振腔,所述圆柱谐振腔的直径为1.2mm±0.05mm,高度为0.1mm±0.05mm,所述窗片外径与圆柱谐振腔外径的同心度在0.01mm以内,所述两圆柱谐振腔外端各连接一段矩形波导,所述矩形波导为WR2.8标准波导。
进一步,所述慢波结构采用无氧铜材料制备而成,采用微铣削工艺或者UV-LIGA工艺进行加工,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优于200nm。
进一步,所述慢波结构的总长度为200至300倍半周期长度。
进一步,所述窗体采用弥散无氧铜制备而成,所述窗片为蓝宝石窗片。
进一步,所述电子枪包括阴极、聚焦极和阳极,所述电子枪的直径为30mm±5mm,长度为60mm±5mm,所述阴极电位设置在-17000V,所述阴极发射面直径为0.5mm至1mm,所述阴极外径与阳极外径的同心度在0.02mm以内。
进一步,所述行波管工作时,所述电子枪的设置参数包括:电子束射程为10mm至15mm,电子束的束腰半径为0.04mm至0.08mm,电子束的电流为10mA至30mA。
进一步,所述磁聚焦系统采用周期永磁聚焦结构,磁场的周期性峰值为4000Gs至5000Gs,磁场的周期长度为7mm±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56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