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标本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5186.4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1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谷(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前海律师事务所44323 | 代理人: | 张绍波,何凯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前海深港合作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标本 管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与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标本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对于物联网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有医疗与科研系统中对超低温、低温以及常温保存标本、试剂的管理还相对原始,主要采用依靠人力记录出入库与使用情况的方式来对这些标本进行管理。在一些标本管理系统,为减少手写消耗和提高录入速度,采用软件系统配合二维码扫码的方式完成。这样的管理方式对标本、试剂的出入库与信息化管理均耗时耗力,甚至需要安排专门岗位从事该项工作。而且,这种传统管理系统的管理机制的可靠性或者安全性等,高度依赖于管理人员,在管理人员出现疏忽甚至有意更改出入库记录时,标本与试剂的安全监管则会面对挑战。
现有的标本管理系统主要分为软件(包括操作界面、客户端、服务器端以及数据库等)以及信息录入(包括二维码或条形码标签、扫码机及录入程序等)两大部分。因此标签信息的录入、库存管理、出入库记录以及标本位置信息更新等程序均需要设置专门人员手动操作,这样的系统具有工作量大、流程繁琐、容易出错、难以严格管理等缺陷。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标本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其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标本管理系统工作效率低,管理监管安全性无法保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标本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用于记录若干标本的相关信息;若干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保存有至少一个标本的标识信息;固定在对应的标本上;感应读取单元,所述感应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电子标签保存的标识信息;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感应读取单元,获取所述电子标签的标识信息并记录对应的获取时间以及获取位置,生成标本的管理信息;以及将所述标本的管理信息更新到所述数据库中。
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手持扫描终端;
所述手持扫描终端用于读取放置在预定位置的标本的电子标签保存的标识信息。
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信息接口;所述信息接口与门禁管理系统连接,获取门禁管理系统的人员进出信息。
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感应单元包括基站以及感应天线;
所述感应天线设置于预定位置,形成感应激活区域,用于激活进入所述感应激活区域的电子标签;所述基站用于将激活的电子标签输出的信息传输至控制单元中。
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子标签为超高频RFID标签。
一种标本管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标本的相关数据录入数据库中;
在电子标签中记录标本的标识信息,并固定所述电子标签至对应的标本中;
通过感应读取单元获取电子标签的相关信息;
根据所述相关信息更新所述数据库中对应的标本的相关数据。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用手持式终端,扫描获取预定区域的电子标签信息。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门禁系统获取人员相关信息;根据所述人员相关信息,更新所述数据库对应的标本的相关数据。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感应读取单元获取电子标签的相关信息,具体包括:在预定的位置布设感应天线;通过所述感应天线,激活进入感应激活区域的电子标签;使用基站将所述激活的电子标签发出的标识信息传递至服务器中。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感应读取单元获取的电子标签的相关信息,判断是否符合警报条件;在符合警报条件时,发出警报信号。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标本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利用电子标签和相应的感应读取单元,可以有效的节省工作时间,提高效率并且实现对于标本的全自动的智能监控,监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依赖于人工操作,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管理流程等能够得到严格的实施,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标本管理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标本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谷(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万谷(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51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覆膜砂组合型壳
- 下一篇:薄壁弧形板类铸件防变形加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