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考试的考生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5177.5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1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方鹏;叶良贵;王磊;周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Q5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刘兵,李雪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驾驶人 科目 考试 考生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驾驶人考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考试的考生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越来越普及的今天,驾驶人考试也越来越火爆。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C1照)的考试包括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和科目四共四场考试,其中,科目一和科目四为上机考试,由考生本人前往相关部门制定的机房参加考试。
在C1照考试越来越火爆的背景下,少数考生怀着侥幸的心理,采用替考等的形式来提高通过率,这样通过考试时的考生,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人民生命安全的潜在威胁。
目前,对于科目一和科目四考试的监考,主要采用工作人员人工登记考生身份的形式。考生进入考场后,持身份证前往前台登记并签字,然后在工作人员指定的座位上完成考试。
这样的监考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替考的问题,但是,这种方法仅仅采用的是人为识别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主观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考试的考生识别方法,该考生识别方法能够通过多种身份信息识别的方式来识别考生,从根本上杜绝了替考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考试的考生识别方法,该考生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参考人员的身份证信息;
根据采集到的身份证信息对考生信息库中的考生数据单元进行检索,判断是否存在对应的考生数据单元,其中所述考生数据单元包括该考生的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面部特征信息以及座位号;
在检索到对应考生数据单元的情况下,调取所述对应的考生数据单元;
采集参考人员的指纹信息;
判断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所调取的考生数据单元中的指纹信息是否吻合;
在吻合的情况下,采集参考人员的面部特征信息;
判断采集到的面部特征信息与所调取的考生数据单元中的面部特征信息是否吻合;
在吻合的情况下,将所调取的考生数据单元中的考生座位号告知参考人员以完成作为分配。
优选地,该考生识别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录入每一考生的身份信息,该考生的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以及面部特征信息;
将每一考生的身份信息与特定的座位号进行关联以生成考生数据单元存储在考生信息库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考生识别方法用对考生的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和面部特征识别的方式替代了现有技术中依赖监考人员单一的人为识别的方式,提高了考生的识别效率,杜绝了考生替考的现象。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实现的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考试的考生识别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实现的数据单元生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实现的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考试的考生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在图1中,该考生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采集参考人员的身份证信息;
S20、根据采集到的身份证信息对考生信息库中的考生数据单元进行检索,判断是否存在对应的考生数据单元,其中所述考生数据单元包括该考生的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面部特征以及座位号;
S30、在检索到对应的考生数据单元的情况下,调取所述对应的考生数据单元;
S40、采集参考人员的指纹信息;
S50、判断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所调取的考生数据单元中的指纹信息是否吻合;
S60、在吻合的情况下,采集参考人员的面部特征信息;
S70、判断采集到的面部特征信息与所调取的考生数据单元中的面部特征信息是否吻合;
S80、在吻合的情况下,将所调取的考生数据单元中的考生座位号告知参考人员以完成作为分配。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考生识别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图2所示:
S11、录入每一考生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以及面部特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51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键槽导柱套
- 下一篇:一种模具偏移微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