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4880.4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9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军;孙洪伟;何懿峰;郑会;刘中其;段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M169/00 | 分类号: | C10M169/00;C10M177/00;C10N30/06;C10N3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脂 石墨烯 制备 稠化剂 改性剂 钛酸四烷基酯 润滑基础油 一步法制备 生产难度 协同效应 综合性能 改性 抗磨 预制 纤维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润滑脂,以润滑脂质量为基准,包括以下组分:35~94.8%的润滑基础油,5~35%的稠化剂,0.1~15%的石墨烯,0.1~15%的钛酸四烷基酯改性剂。本发明采用一步法制备石墨烯润滑脂,石墨烯与改性剂直接参与了润滑脂皂纤维的形成过程,与稠化剂产生了明显的协同效应,克服了现有技术需6~8小时超长改性预制时间的问题,降低了生产难度,有利于在工业化时的批量生产。所制备的润滑脂在综合性能上也更为优异,尤其是抗磨特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脂制备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含有石墨烯的新型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脂是一种由稠化剂、基础油及添加剂组成的从半流体到固体状的润滑剂产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绝大多数润滑脂用于润滑,一般称为减摩润滑脂,在机械的摩擦部位起到降低摩擦、防止磨损的作用,同时还兼有防止金属腐蚀的保护作用及密封防尘作用。也有一些润滑脂是专门用于防止金属生锈或腐蚀的,称为保护润滑脂,如工业凡士林等少数密封专用润滑脂。
在不加添加剂的情况下,大多数基础脂的抗磨性能并不理想,传统的极压抗磨剂多是含硫、磷、氯、钼、铅等的有机化合物。一般氯类、硫类用于提高润滑脂的耐负荷能力,防止金属表面在高负荷条件下发生烧结、卡咬、刮伤,而磷类、有机金属盐类具有较高的抗磨能力,可有效防止或减少金属表面在中等负荷条件下的磨损。典型的有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代号T202/203)等,但硫、磷等添加剂存在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迫于环保压力及实际需求,先后开发出了含氧、氮、硼等的非传统极压抗磨剂,同时纳米材料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致使涌现许多新型材料,在性能和应用上均有独特优势。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且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被称为21世纪的“黑金”、“新材料之王”。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热、导电、透光等性质,且机械强度高、质量比表面大,掺杂时表现半导体性质,在太阳能电池、应力感应检测、吸波隐形材料、绿色催化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
作为新材料的石墨烯,在传统的润滑脂技术领域的应用刚刚崭露头角,且大多局限于实验室研究,但应用前景不可小觑。专利CN 104560289 A、CN 104560267 A等提供了部分单皂基、复合皂基及聚脲基石墨烯润滑脂的制备方法;专利CN 103289802 A提供了预制石墨烯改性润滑脂的制备方法;专利CN 104726186 A提供了石墨烯有机硅油润滑脂的制备方法。但是现有技术提供的方法存在改性预制时间长、石墨烯利用率低、混合不均匀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石墨烯润滑脂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石墨烯润滑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步法制备石墨烯润滑脂的新型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改性预制时间长、石墨烯利用率低、混合不均匀等问题,简化了工艺流程,可有效降低实际工业批量化生产的成本,且综合性能更为优异。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石墨烯润滑脂,以润滑脂质量为基准,包括以下组分:35~94.8%的润滑基础油,5~35%的稠化剂,0.1~15%的石墨烯,0.1~15%的钛酸四烷基酯改性剂,石墨烯与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0.1~10。
优选情况下,以润滑脂质量为基准,包括以下组分:55~89%的润滑基础油,10~25%的稠化剂,0.5~10%的石墨烯,0.5~10%的钛酸四烷基酯改性剂,石墨烯与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0.2~5。
本发明所用的基础油可以是矿物油、植物油、合成油或它们的混合物。矿物油通常选用石蜡基、环烷基系列,植物油可以是蓖麻油、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等,合成油可以是聚α烯烃油(PAO)、酯类油、氟油、烷基萘、醚系合成油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48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耐高温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