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包全程加揭盖装置以及钢水承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4842.9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6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愉;宋晓燕;张文;黄书友;陈玉亮;黄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12 | 分类号: | B22D4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包 全程 加揭盖 装置 以及 钢水 承载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包全程加揭盖装置以及钢水承载装置,包括固定立柱、升降液压缸、升降立柱、旋转驱动马达、回转支承、旋转框架、横移液压缸以及横移小车,固定立柱固定于一平台上,升降立柱套接于固定立柱上,升降液压缸驱动升降立柱沿固定立柱上升下降,旋转框架包括一竖直杆以及与竖直杆连接的一水平杆,竖直杆的底部与升降立柱的顶部之间通过回转支承联接,旋转驱动马达固定在升降立柱上,旋转驱动马达驱动回转支承转动从而带动旋转框架旋转,横移小车位于水平杆上,横移液压缸驱动横移小车沿水平杆移动。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钢包全程加揭盖装置,对钢包上方的净空要求低,加揭盖时无冲击,设备故障率低,维护量小,生产顺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包全程加揭盖装置以及钢水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早期的转炉炼钢生产过程中,无论是钢包装载钢水的运输过程中,还是钢包空包的运输及热修理过程中,钢水及钢包内衬都会损失大量的热能,主要热损耗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钢包内衬与空气的热辐射、二是钢水与空气接触的热辐射。为了保证钢包接受钢水时钢包内衬的温度,必须设置钢包烘烤装置来烘烤钢包内衬。同时,随着钢材性能的提高,对钢水温度波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钢包加盖技术开始实施。
钢包加盖技术最早出现在连铸机的钢包回转台上,为局部加盖。随着炼钢技术的发展进步,节能减排概念日渐深入人心,炼钢厂钢包全程加盖技术应运而生,在钢包的全生命周期内,从转炉出钢-天车吊运-精炼进出站-连铸-下线倒渣-热修-再次转炉出钢,整个流程都为钢包加上耐高温的钢包盖。钢包在周转使用全过程中加上钢包盖后,对于钢包及钢水的散热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使钢包和钢水周转过程中的热状态更加趋于稳定。
现有的钢包全程加揭盖装置,按照设备形式划分,主要有固定插齿式、液压升降插齿式、壁行小车式等;按照对钢包车是否需要停车,可分为停车和非停车两类。不需要钢包停车式的钢包全程加揭盖装置,优点是不影响生产节奏,缺点是加揭盖时冲击大,设备易损坏;需要钢包停车式的钢包全程加揭盖装置,优点是加揭盖时冲击小,设备损坏小,缺点是影响生产节奏。此外,现有的钢包全程加揭盖装置都存在的缺点就是对钢包上方的结构平台高度有较高的要求,结构平台下平面必须高于钢包口上沿700mm以上。此钢包净空要求不仅增加了结构平台的建设费用,也是现有钢厂改造的最大难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钢包全程加揭盖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包全程加揭盖装置以及包括该钢包全程加揭盖装置的钢水承载装置,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钢包全程加揭盖装置加揭盖时冲击大、设备易损坏、影响生产节奏、对钢包上方的结构平台高度有较高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包全程加揭盖装置,包括固定立柱、升降液压缸、升降立柱、旋转驱动马达、回转支承、旋转框架、横移液压缸以及横移小车,所述固定立柱固定于一平台上,所述升降立柱套接于所述固定立柱上,所述升降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立柱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升降立柱固定,所述升降液压缸驱动所述升降立柱沿所述固定立柱上升下降,所述旋转框架包括一竖直杆以及与竖直杆连接的一水平杆,所述竖直杆的底部与所述升降立柱的顶部之间通过所述回转支承联接,所述旋转驱动马达固定在所述升降立柱上,所述旋转框架固定于所述回转支承上,所述旋转驱动马达驱动所述回转支承转动,所述横移小车位于所述水平杆上,所述横移液压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竖直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横移小车上,所述横移液压缸驱动所述横移小车沿所述水平杆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立柱套接于所述固定立柱内部,所述升降立柱的底部安装有导向轮组,所述导向轮组沿着所述固定立柱的内壁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液压缸呈竖直状态,其下端通过第一吸盘与所述固定立柱的侧壁固定,其上端通过第二吸盘与所述升降立柱的侧壁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48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