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方形桶的三工位输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4748.3 | 申请日: | 2017-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宝;徐志刚;李文宇;段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G13/07 | 分类号: | B65G13/07;B65G47/88;B65G47/82;B65G47/24;B65G39/10;B67C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桶 输送机 输送系统 推桶装置 方形桶 三工位 物料桶 平行 横向输送机构 输送机纵向 定位机构 同一水平 差速 灌装 辊筒 重桶 侧面 维护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方形桶的三工位输送系统,包括空桶输送机、重桶输送机和横向推桶装置三个部分,输送机纵向平行设于同一水平面上,平行的两纵向间留有灌装空桶所需的间距,横向推桶装置设于空桶输送机的外侧。本发明通过辊筒的差速实现空桶拆分,简化了分桶过程;通过定位机构实现对每个物料桶精确定位;将横向输送机构布置在物料桶侧面,便于维护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行业的灌装设备,具体讲涉及一种用于方形桶的三工位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灌装过程中,将物料桶输送到灌装工位灌装物料后再输出。为提高工作效率,现有的灌装机一般采用空桶输入、物料桶灌装、载料桶输出的三工位输送系统输送物料桶的三道工序,需要三个工位同时工作,互相不能干扰,需要相互协调。
CN 102311080 B号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灌装机”,该灌装机包括上空桶输送机、压盖机、灌装系统及储油系统。其中的分桶机上空桶输送机,连接用以将空桶按顺序排列并分开后输出;其中的纵向设置的空桶输送机与所述分桶机连接以沿纵轴向输送空桶;其中的横向输送机一侧与纵向空桶输送机末端平行连接,其上设有将空桶横向输送至灌装工位且将灌装后的载料桶横向输出的灌装工位;其中的纵向载料桶输送机横向平行连接于输送机的另一侧,用以将载料桶沿纵轴向输出。该专利披露的技术方案用分桶机将彼此紧邻的圆形桶分开后,由拨叉输送。然而,对于方形桶而言,桶与桶之间的接触面增大,其间的间歇大大减少,这样的分桶机难实现方形空桶的分离。
CN 203652642 U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三工位横拨式输送系统,其包括拨叉式纵向入桶输送机构、横向拨桶输送机构和辊筒式纵向出桶输送机构。该专利披露的技术方案同样存在难于将空桶拆分的弊端。
本发明人长期观察发现,上述已有技术提供的横向输送装置均布置在桶底,灌装工位下方结构复杂,在遇溅料、漏料等情况时,需清理横向输送装置,无疑增加了设备维护的工作量,如遇易结晶、高粘度、高腐蚀性的物料,这种结构技术方案的缺点尤为明显。同时,上述现有技术方案采用输送装置定位,只能对灌装工位的物料桶定位,而无法实现对单个物料桶的精确定位,在灌装机的灌装工位较多,难于保证对所有物料桶的同时精准定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方形桶的三工位输送系统,通过辊筒的差速实现空桶拆分,简化了分桶过程;通过定位机构实现对每个物料桶精确定位;将横向输送机构布置在物料桶侧面,便于维护和清理。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方形桶的三工位输送系统,包括空桶输送机100、载料桶输送机200和横向推桶装置300;所述输送机纵向平行设于同一水平面上,平行的两所述纵向间留有灌装空桶所需的间距,所述横向推桶装置300设于所述空桶输送机100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空桶输送机100由两种直径的辊筒组成;其中前端段的辊筒120为大直径辊筒,后端段为小直径辊筒140,两种辊筒共用同一动力组110,组成所述输送机的辊筒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组成所述前端段的大直径辊筒120之间布置有分桶机构130;所述后端段包括带动力的限位机构150和位于所述空桶输送机末端的非动力限位机构160。
优选的,所述分桶机构130布置在所述空桶输送机100下方,包括气缸131以及在横向方向上垂直设置的分桶板132,所述气缸131带动分桶板132在横向方向上下移动,以拆分或暂停空桶500。
优选的,所述横向推桶装置300包括推架315、设于所述推架一侧的推进机构310、拉回机构320和位于所述拉回机构两端的定位机构330。
优选的,所述推架315包括无壁但有上盖的类似足球场大门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左右两侧的顶部分别设有平行的供推架315在所述空桶输送机100的横向方向移动的滑轨组3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47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