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致密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3644.0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0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炳;王陶;张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3C16/27 | 分类号: | C23C16/27;C23C1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薄膜 纳米金刚石 高致密 悬浊液 制备 化学气相沉积设备 负电 含胺基化合物 硬质合金基体 表面电荷化 规模化生产 表面电性 超声震荡 分散均匀 基体表面 金刚石 有机酸 致密性 水中 吸附 形核 原粉 生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致密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对硬质合金基体,进行表面电荷化处理,使其带正电或负电;向水中加入有机酸或含胺基化合物,并加入金刚石原粉分散均匀得到纳米金刚石悬浊液;将基体置于与其表面电性相反的纳米金刚石的悬浊液中进行超声震荡,使所述纳米金刚石吸附在所述基体表面;最后采用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在上述处理后的基体上生长得到高致密金刚石薄膜。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纳米金刚石形核密度低、金刚石薄膜致密性差的问题,操作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金刚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致密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刚石作为已知的世界上最硬的材料,且具有低滑动摩擦系数和最高的弹性性能,因而被视为是切削工具及其他机械元件的理想涂层材料,在硬质合金(WC-Co)、钛合金等基体上生长金刚石能大幅提高工具及部件的耐磨性、加工效率等。
然而,在硬质合金基体上沉积生长金刚石薄膜时,常存在金刚石形核密度低、薄膜不致密而导致薄膜与基体的界面处存在孔洞,从而出现薄膜与基体间的结合力差的问题。另外,当薄膜不致密时,硬质合金中的钴会从基体扩散到金刚石薄膜中,催化石墨的生成,使金刚石薄膜的质量变差。因此,如何提高金刚石薄膜的形核密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提高金刚石形核密度的方法包括施加中间层、表层离子注入,施加偏压以及采用金刚石粉植晶等,其中迄今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基座上施加偏压电源,采用这种方法的最高形核密度可达0.9×1010cm-2,但施加偏压法无法用于复杂形状基体,如锋利的刀刃、复杂模具等,工业实用性较差;而其他方法的金刚石形核密度较低,常在107cm-2左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形核密度低以及不适合在复杂形状工件上沉积金刚石薄膜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致密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工件上沉积金刚石薄膜,可使金刚石薄膜在基体上的形核密度达到1010cm-2左右,从而生长出高致密的金刚石薄膜。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致密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硬质合金基体,将其表面进行表面电荷化处理,所述表面电荷化处理包括正电化或负电化处理;
(2)配制金刚石悬浊液:向水中加入有机酸或含胺基化合物,得到预处理液;并将金刚石原粉加入到所述预处理液中,均匀分散,得到纳米金刚石悬浊液;其中,有机酸包括草酸和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含胺基化合物选自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以及碳原子数为2-5的脂肪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3)将所述表面电化处理后的基体置于所述纳米金刚石悬浊液中进行超声震荡,使所述纳米金刚石吸附在所述基体表面,其中,所述纳米金刚石悬浊液的电性与所述基体的电性相反;
(4)采用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在步骤(3)得到的基体上生长金刚石薄膜。
本发明中,将金刚石原粉加入到含水与有机酸或含胺基化合物的预处理溶液中,得到纳米金刚石悬浊液。在有机酸或含胺基化合物的作用下,得到的纳米金刚石可以在溶液中均匀分散、稳定悬浮,且水合粒径在较小范围,解决了金刚石原粉的团聚、沉降问题,而且得到的纳米金刚石表面可以带不同电性。其中,当向水中加入所述有机酸时,得到的纳米金刚石的表面带负电;当向水中加入所述含胺基化合物时,得到的纳米金刚石的表面带正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电吸引植入金刚石晶种的方法,将表面电化处理后的基体与其表面电性相反的纳米金刚石的悬浊液一起进行超声振荡,在基体表面进行金刚石预形核,可以能够有效提高金刚石薄膜的形核密度,使形核密度达1010cm-2以上,是现阶段报道的20-1000倍,在如此高的形核密度下,可以生长得到高致密的金刚石薄膜,提高薄膜与基体间的结合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3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