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频无线路由器的SSID选择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3621.X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3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郝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微网力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6 | 分类号: | H04W36/06;H04W36/3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陈世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频 无线 路由器 ssid 选择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频无线路由器的SSID选择及其装置,其中,该SSID选择方法中包括:S11获取终端接收该频段电磁波信号的信号强度RSSI;S21判断获取的信号强度RSSI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R,若是,跳转至步骤S31;S31进一步获取终端当前的连接速度LR及该频段对应的预设频宽BW;S41判断连接速度LR与设频宽BW的比值LR/BW是否在第一基准值LB1和第二基准值LB2之间,若是,跳转至步骤S51;S51与终端协商关联至另一频段的SSID。实现不用用户场景下自主切换关联不同频段SSID的目的,简单方便,无需增加硬件成本,提高双频无线路由器的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SID选择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路由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涉及家庭、企业、教育、医疗、培训、公共场所等诸多应用场景,以此用户处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为用户提供便利。
目前,路由产品多是双频产品,既能发出频宽可达40MHz(兆赫)的2.4GHz(吉赫)频率的电磁波,又能发出频宽可达80MHz的5.8GHz频率的电磁波。之所以使用双频路由器,原因在于,2.4GHz和5.8GHz电磁波信号各有优势,其中,2.4GHz的电磁波信号穿墙性能好,可以穿透墙体或其他障碍物而传输到阻隔物较远的距离;5.8GHz的电磁波信号连接速度快,在近距离或是没有障碍物时,能以较高的速度传输数据,以此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相应频率的无线信号。
基于上述可知,在不同场景中,不同状态下的用户终端发出连接请求时,路由器如何根据当前的场景主动让终端选择最合适的无线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终端在连接上路由器的某一频段后,当用户场景发生变化,如用户从近距离走动到远距离或从远距离走动道近距离时,即便智能终端连接的频段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由于传输距离、干扰、信号衰减等诸多原因造成),出现速度较慢、断关联、不断重新关联等问题,路由器也不能做出统一的避让和选择,让智能终端选择合适的工作频段,仍然会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频无线路由器的SSID选择方法及其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双频无线路由器不能根据用户场景的变换自主切换关联不同频段SSID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双频无线路由器的SSID选择方法,应用于所述双频无线路由器,终端与任一频段的SSID关联,所述SSID选择方法中包括:
S11获取终端接收该频段电磁波信号的信号强度RSSI;
S21判断获取的信号强度RSSI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R,若是,跳转至步骤S31;
S31进一步获取终端当前的连接速度LR及该频段对应的预设频宽BW;
S41判断连接速度LR与设频宽BW的比值LR/BW是否在第一基准值LB1和第二基准值LB2之间,若是,跳转至步骤S51,其中,第一基准值LB1为一频段下连接速度LR与该频段预设频宽BW比值的最小值LBmin,第二基准值LB2为另一频段下连接速度LR与该频段预设频宽BW比值的最大值LBmax,且所述第一基准值LB1小于第二基准值LB2;
S51与终端协商关联至另一频段的SSID。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终端已经与一频段的SSID关联,且改变用户场景时,通过将终端接收电磁波信号的信号强度RSSI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R进行比对及将比值LR/BW与预设基准值LB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需要切换至另一频段,实现不用用户场景下自主切换关联不同频段SSID的目的,简单方便,无需增加硬件成本,适用于各种终端,减少由终端差异性引起的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微网力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微网力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36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