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X射线的高压电力电缆现场缺陷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3176.7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4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亮;钱天宇;陈立荣;管灏磬;陈新章;黄晨锋;李巍;金为;杨天宇;马凯波;郑彰汉;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射线 高压 电力电缆 现场 缺陷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缺陷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X射线的高压电力电缆现场缺陷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电力电缆已成为城市输配电网络的主要载体。造成电力电缆故障及非计划停运的主要原因包括外部原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不到位、设计不当、设备老化等,其中外部原因已成为威胁电力电缆安全稳定运行的最主要原因。而在施工现场,电力电缆一旦受到外力破坏,缺乏一种现场快速检测评价方法来准确评估电缆缺陷对电缆安全运行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判断准确、图像清晰、效率高、灵活性高的基于X射线的高压电力电缆现场缺陷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X射线的高压电力电缆现场缺陷检测方法,用以现场获取故障电缆的缺陷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脉冲射线机的成像板、成像尺寸、透照参数和焦距;
2)在故障电缆现场获取故障电缆的X射线图像;
3)根据X射线图像中的故障电缆外护管、皱纹铝套、缓冲层、绝缘层、导电层的结构变化情况获取故障电缆的缺陷状态。
所述的步骤1)中脉冲射线机采用XRS-3型便携式脉冲射线机。
所述的步骤1)中成像板为非晶硅成像板,成像尺寸为22cm×22cm,透照参数为10个脉冲,焦距为800mm。
所述的步骤3)中:
若电缆受拉侧皱纹铝套皱纹消失,呈直线状且长度超过4个皱纹,则判断故障电缆的缺陷状态为皱纹铝套两侧均与绝缘层产生接触,且对绝缘层施加压力;
若受压侧皱纹铝套发生形变,部分皱纹底部与缓冲层压紧接触,部分缓冲层已被压实,缓冲带鼓起,则判断故障电缆的缺陷状态为在电缆变形过程中内侧皱纹铝套和绝缘层均产生了压力;
若部分皱纹铝套和外半导电层之间间隙消失,皱纹铝套皱纹底部、缓冲层和外半导电层之间已完全接触,并且皱纹铝套和外半导电层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部分皱纹高度变小长度增加,则判断故障电缆的缺陷状态为该部分皱纹铝套区域受到拉力;
若皱纹铝套和正常位置绝缘层边界延长线相交,则判断故障电缆的缺陷状态为该区域皱纹铝套已压入绝缘层,绝缘层已受损。
所述的电缆型号包括YJLW03-64/110kV-1×630和YJLW03-64/110kV-1×400。
所述的电缆为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套配聚乙烯外护套电力电缆,绝缘标称厚度为16.5mm-17.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一、判断准确:本发明通过设置脉冲射线机的成像板、成像尺寸、透照参数和焦距,在事故现场拍摄故障电缆的X射线图像,通过检测图像判断了4种故障电缆的缺陷状态,故障涵盖面广、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的电力电缆以及多种故障受损状态,为后续的及时抢修更换带来便利。
二、图像清晰:对于110kV电力电缆,数字射线检测系统透照参数选择10个脉冲(焦距800mm时),可得到清晰的电缆内部结构图像。
三、效率高、灵活性高: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拥有检测检测效率高、灵敏度高、检测成本低、现场辐射小等优点,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便携性,适合电网设备的检测特点,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塌方电缆中最北侧上部电缆的X射线图像。
图2为塌方区域南侧底部电缆X射线图像。
图3为数字射线检测得到的X射线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射线无损检测技术,相比于传统的胶片式检测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便携性强、检测灵敏度高、检测结果易于管理、现场辐射量小等优点。X射线透过检测对象后经射线探测器将X射线检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为计算机所接收,形成数字图像,按照一定格式存储在计算机内。通过观察检测图像,根据工作经验和有关标准进行缺陷评定,可达到缺陷状态评价的目的。
电缆外力破坏X射线检测技术也是利用该原理,通过检测得到电缆某个截面结构信息,从而判断外力破坏程度,并结合其他电缆制造、运行、检验等相关知识,从而判断其危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3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