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包缠平行纱纺纱装置及纺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2791.6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4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金;赵超;谢春萍;徐伯俊;苏旭中;崔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2G3/38;D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包缠 平行 纺纱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给出一种双包缠平行纱纺纱装置,包括上空心锭子和下空心锭子,上、下空心锭子之间通过齿轮互通连接,在上、下空心锭子上分别通过托盘加装有上、下纱筒,在上、下纱筒上缠绕有上、下外包纱,下空心锭子通过固定连接的皮带盘由电机带动转动。纺纱时,选择齿轮分别为换向齿轮、同向齿轮、换向变速齿轮、实现上、下外包纱同时包缠时的包缠方向和包缠螺距的调节。本发明可实现对芯纱的双包缠,同时两次包缠的方向和包缠的密度可调,从而丰富纱线的外观效果,提高纱线的附加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到一种双包缠平行纱纺纱装置及纺纱方法。
背景技术
平行纺又称包缠纺,其利用空心锭子进行纺纱,用平行纺纱机生产的纱称为平行纱,也称P.L纱。平行纺试讲一根无捻平行纤维条作为芯纱,外包长丝或已纺成的短纤纱,经包缠成纱后绕在筒子上,由于芯纱的纤维没有加捻,因此称为平行纺。当纱线收到拉伸作用时,长丝对短纤条施加径向压力,使短纤维之间产生摩擦力而使平行纱具有一定的强力。
平行纱可以纱代线,以独特的成纱结构而适用于无捻、弱捻和起绒类产品,给人以一种高档的感觉。但是目前的平行纺纱装置均采用单根长丝或者短纤纱进行外包,使得纺纱品种和成纱质量受到一定的限制。
针对此,本发明给出一种双包缠平行纱纺纱装置及纺纱方法,以实现对芯纱的双包缠,同时两次包缠的方向和包缠的密度可调,从而丰富纱线的外观效果,提高纱线的附加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双包缠平行纱纺纱装置及纺纱方法,以实现对芯纱的双包缠,同时两次包缠的方向和包缠的密度可调,从而丰富纱线的外观效果,提高纱线的附加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包缠平行纱纺纱装置,包括牵伸装置,所述牵伸装置包括后罗拉对、中罗拉对和前罗拉对,所述在牵伸装置的下部设置有上空心锭子,在所述上空心锭子下部设置有下空心锭子,所述上空心锭子的顶端开放,在所述上空心锭子的外侧圆周上固定连接有上托盘,所述上托盘为圆盘结构,在所述上托盘上固定加装有上嵌入销,在所述上托盘上放置有上纱筒,所述上纱筒的底端固定嵌入在上嵌入销内,在所述上纱筒上缠绕有上外包纱,在位于所述上纱筒上部的上空心锭子的一侧开有上喂入孔,在所述下空心锭子的外侧圆周上固定连接有下托盘,所述下托盘为圆盘结构,在所述下托盘上固定加装有下嵌入销,在所述下托盘上放置有下纱筒,所述下纱筒的底端固定嵌入在下嵌入销内,在所述下纱筒上缠绕有下外包纱,在位于所述下纱筒上部的下空心锭子的一侧开有下喂入孔,在位于所述下纱筒下部的下空心锭子的外圆周上加装有皮带盘,所述皮带盘通过皮带由电机带动转动,在所述皮带盘下部加装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通过吸风口与负压风机相连,在所述吸风管下部加装有引纱罗拉对,在所述引纱罗拉对下部加装有细纱筒,所述上空心锭子的底端通过齿轮与下空心锭子的顶端互通性连接,所述齿轮为换向齿轮,此时上外包纱以Z捻向或S捻向包缠在芯层的短纤须条的外侧,得到内单包缠纱,下外包纱以S捻向或Z捻向包缠在内单包缠纱的外侧,得到双包缠纱,所述上外包纱在芯层的短纤须条上的包缠螺距等于下外包纱在内单包缠纱上的包缠螺距,且上外包纱在芯层的短纤须条上包缠方向与下外包纱在内单包缠纱上的包缠方向相反;所述齿轮为同向齿轮,此时上外包纱以Z捻向或S捻向包缠在芯层的短纤须条的外侧,得到内单包缠纱,下外包纱以Z捻向或S捻向包缠在内单包缠纱的外侧,得到双包缠纱,所述上外包纱在芯层的短纤须条上的包缠螺距等于下外包纱在内单包缠纱上的包缠螺距,且上外包纱在芯层的短纤须条上包缠方向与下外包纱在内单包缠纱上的包缠方向相同;所述齿轮为换向变速齿轮,此时上外包纱以Z捻向或S捻向包缠在芯层的短纤须条的外侧,得到内单包缠纱,下外包纱以S捻向或Z捻向包缠在内单包缠纱的外侧,得到双包缠纱,所述上外包纱在芯层的短纤须条上的包缠螺距与下外包纱在内单包缠纱上的包缠螺距不相等,且上外包纱在芯层的短纤须条上包缠方向与下外包纱在内单包缠纱上的包缠方向相反;所述齿轮为同向变速齿轮,此时上外包纱以Z捻向或S捻向包缠在芯层的短纤须条的外侧,得到内单包缠纱,下外包纱以Z捻向或S捻向包缠在内单包缠纱的外侧,得到双包缠纱,所述上外包纱在芯层的短纤须条上的包缠螺距与下外包纱在内单包缠纱上的包缠螺距不相等,且上外包纱在芯层的短纤须条上包缠方向与下外包纱在内单包缠纱上的包缠方向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2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漏水汽车天窗
- 下一篇:电动汽车组件冷却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