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卵巢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2280.4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3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苑存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洁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化疗 治疗卵巢癌 制备 马钱子 野菊花 桃仁 机体免疫能力 耐药性 毒副作用 化疗药物 治疗效果 治疗周期 骨碎补 卵巢癌 原料药 重量份 白芍 川芎 干姜 耐受 肉桂 升麻 泽泻 蕨箕 复发 肿瘤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卵巢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马钱子5~10份,独蕨箕15~20份,升麻15~25份,泽泻20~30份,肉桂15~20份,骨碎补10~16份,川芎20~30份,野菊花25~35份,白芍20~30份,干姜10~15份,桃仁10~2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与化疗联合使用,可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以使病人耐受治疗,同时辅助化疗增强卵巢癌的治疗效果;降低化疗用药,治疗周期可明显缩短。化疗期间或化疗之后,患者可继续服用该中药组合物,以避免肿瘤的转移和复发以及形成化疗耐药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卵巢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卵巢癌是发病率第三,但致死率却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2008年全球新发病例225500人,死亡140200人。由于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届晚期,晚期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0~45%左右,预后差。目前,卵巢癌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和中医药治疗等方法。
中医药治疗卵巢癌在调理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就目前的治疗卵巢癌的中药而言,实际上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治疗周期较长,会导致一部分患者复发。
化疗是卵巢癌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化疗是目前治疗卵巢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化疗往往可产生一些毒副作用,用化疗药物治疗卵巢癌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严重损害称为毒副作用,其中最严重的卵巢癌化疗副作用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有大多数接受化疗的卵巢癌患者均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卵巢癌化疗副作用还有患者会出现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低下、脱发、食欲减退、恶心及各种消化道不良反应,往往会使患者无法忍受化疗的毒副反应而终止继续治疗,严重影响了化疗的顺利进行。另外,即使患者完成完整的化疗过程,最终患者仍然会复发转移并形成化疗耐药,从而导致患者死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卵巢癌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特点是不仅对治疗卵巢癌具有优异效果,另外更加突出的效果是:能够辅助化疗治疗卵巢癌,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治疗周期短,并可避免肿瘤的转移和复发以及形成化疗耐药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卵巢癌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马钱子5~10份,独蕨箕15~20份,升麻15~25份,泽泻20~30份,肉桂15~20份,骨碎补10~16份,川芎20~30份,野菊花25~35份,白芍20~30份,干姜10~15份,桃仁10~20份。
优选的,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
马钱子8份,独蕨箕18份,升麻20份,泽泻25份,肉桂18份,骨碎补13份,川芎25份,野菊花30份,白芍25份,干姜13份,桃仁15份。
本发明的治疗卵巢癌的中药组合物,其各原料药的药理药性如下:
马钱子: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兴奋健胃,消肿毒,凉血。主治四肢麻木,瘫痪,食欲不振,痞块,痈疮肿毒,咽喉肿痛。
独蕨箕:微苦,平,有毒。清热解毒,滋补,平肝散结。治产后体虚,肝肾虚弱,疮毒,风毒,淋巴结肿,目中生翳。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大肠、胃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可治,头痛寒热,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
泽泻:甘,寒。入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22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