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支化聚酰胺或其衍生物‑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2067.3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7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波;张晋;黄晓华;范雯璐;尤欣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8K7/26;C02F1/28;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支 聚酰胺 衍生物 分子筛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超支化聚酰胺或其衍生物-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超支化聚酰胺或超支化聚酰胺衍生物溶于水中,调节溶液pH至8~11,制得超支化聚酰胺或超支化聚酰胺衍生物的胶束溶液;其中,所述超支化聚酰胺衍生物是通过端基改性提高超支化聚酰胺的氨基含量得到的;
2)将步骤1)制得的胶束溶液与硅源混合,60~100℃搅拌反应3~24h,制得超支化聚酰胺或其衍生物-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端基改性的改性剂为四乙烯五胺、聚乙烯亚胺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基改性的反应温度为4~40℃,反应时间为5~36h,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沉淀,洗涤,干燥,得到超支化聚酰胺衍生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聚酰胺为二代超支化聚酰胺、三代超支化聚酰胺和四代超支化聚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胶束溶液中超支化聚酰胺或超支化聚酰胺衍生物的浓度为0.002~0.1g·ml-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的硅源与超支化聚酰胺或超支化聚酰胺衍生物的端氨基的摩尔比为150∶1~300∶1,所述硅源为正硅酸四乙酯和正硅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7.一种超支化聚酰胺或其衍生物-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由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粒径为50~300nm,比表面积为200~800m2·g-1,孔径为2~10n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为生物相容性材料,溶血率为0.1~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15~25s,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为5~15s,凝血酶时间为10~20s,细胞毒性试验中细胞存活率在90~96%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复合材料用于血液或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20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