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唑醚菌酯晶型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2050.8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1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龚俊波;姜爽;许辉;唐剑峰;侯宝红;潘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1/22 | 分类号: | C07D231/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唑 醚菌酯晶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唑醚菌酯晶型及其制备方法,以X射线粉末衍射2θ表示在8.8±0.1、9.0±0.1、9.2±0.1、11.8±0.1、12.7±0.1、14.7±0.1、15.3±0.1、17.8±0.1、18.7±0.1、22.2±0.1、22.6±0.1、25.6±0.1有特征峰。将吡唑醚菌酯粗品溶于二氯甲烷或含有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搅拌溶解澄清后,采用蒸发或冷却结晶的方式使晶体析出,晶浆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的吡唑醚菌酯晶型晶体。本发明方法操作简洁,结晶过程收率为90~98%,产品HPLC检测纯度99.9%,产品为黄色晶体,片状晶习,表面光洁且边缘规则,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结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吡唑醚菌酯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也被称为唑菌胺酯,化学名称为N-[[[1-(4-氯苯基)吡唑-3-基]氧基]-邻甲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分子式为C19H18ClN3O4,分子量为387.82,化学结构式为:
吡唑醚菌酯是兼具吡唑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1993年由德国巴斯夫公司发现,2001年登记上市,投入使用。2009年其销售额达到7.35亿美元,继嘧菌酯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几乎对四大菌纲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均有效,它的作用机理与其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类似,主要作用于细胞色素b和C1的氧化位点Q0,阻断它们之间的电子传递,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要的ATP,使菌孢子发芽和菌丝生长受阻,最终致使致病菌细胞死亡。目前吡唑醚菌酯已应用于100多种作物,不仅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而且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使用者和环境友好,已被美国EPA列为“减小风险的候选药剂”,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专利CN 101203136 A共报道了吡唑醚菌酯的四种晶型。晶型Ⅰ和晶型Ⅲ采用非溶剂结晶方式,即熔融结晶法制备,通过冷却吡唑醚菌酯熔体得到,其中晶型Ⅰ要求在40-50℃下将该材料回火加速结晶过程,回火时间不宜超过14天;晶型Ⅲ则要求室温环境下保持较长时间,直至监测到该晶型的形成。由此制备得到的晶型Ⅰ和晶型Ⅲ晶体晶习不完整,粒度不均匀,流动性差,不利于实际应用。晶型Ⅱ和晶型Ⅳ优选在低碳醇及其混合溶剂或含水量小于30%(体积)的上述溶剂中冷却结晶制备,其中晶型Ⅱ要求加入该晶型晶种或控制结晶时间在2-8小时以内;而晶型Ⅳ则强调结晶时间一般应大于10小时或向体系中加入晶型Ⅳ晶种。晶型Ⅳ亦可通过悬浮结晶的方式获得,配制非晶型Ⅳ晶体的悬浮液,向其中加入晶型Ⅳ晶种或长时间悬浮可转化为晶型Ⅳ。晶型Ⅱ是亚稳态,极易转化为晶型Ⅳ;晶型Ⅳ是四种晶型中较稳定的晶型,熔点最高,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常规冷却结晶制备晶型Ⅳ的方法收率不高,且晶型Ⅳ为针状晶体,过程中易聚结,易二次爆发成核,产品中常包藏溶剂分子和杂质,最终导致晶体产品的堆密度、流动性等使用性能较差,熔点降低,这给制剂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晶体性质更好的吡唑醚菌酯晶型,以适应实际生产和制剂过程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唑醚菌酯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工艺采用在二氯甲烷或其混合溶剂中蒸发或冷却结晶。所述晶型的晶体产品为片状晶习,粒度更大,流动性更好,且制备过程不发生聚结现象。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吡唑醚菌酯晶型,其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以衍射角2θ表示在8.8±0.1、9.0±0.1、9.2±0.1、11.8±0.1、12.7±0.1、14.7±0.1、15.3±0.1、17.8±0.1、18.7±0.1、22.2±0.1、22.6±0.1、25.6±0.1度处有特征峰,见附图1。XRD图谱由日本理学D/max-2500X射线衍射仪于室温下检测,2θ角度扫描从2°~40°,Cu-K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学;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20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氢喹啉相关二环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擦压式脱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