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脚垫检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1951.5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0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唐翔;闫飞;龙怀玉;朱信良;杨晓宁;袁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精创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30 | 分类号: | G01B2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3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脚垫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对脚垫共面度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脚垫检测仪。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及其外围设备在人们生活中层出不穷。如笔记本电脑、电脑键盘、电脑鼠标等,为了增强设备的稳定性及使用性能,这些电子设备底部通常都会设置有脚垫,虽然脚垫在整个电子设备中是及其微小的一个零件,但是这些表面上显得微乎其微的零件,却对电子设备的良好使用性能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对于笔记本电脑,脚垫的重要地位更是不容小觑。除了众所周知的防滑,可以让笔记本电脑在桌面上平稳立足之外,脚垫还能够通过减震避免桌面震动时对电脑硬盘的损坏,还可以使笔记本电脑与桌面之间形成一定空间,让冷空气能够进入电脑散热口,保障电脑散热,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又可以使笔记本电脑形成一定倾角,提高了使用舒适度。正是由于脚垫的这些重要作用,脚垫的共面度直接影响着电子设备的使用稳定性。因而,为了保障电子设备的使用性能,在这些带有脚垫的电子设备投放市场之前,都会对脚垫进行检测,以确保所有脚垫底部位于同一平面。
现有市场上对电子设备脚垫进行检测的方式是,将电子设备放置在检测平台上,利用人工对脚垫底部逐个塞入定值塞尺,如果定值塞尺能够塞入脚垫底部,则脚垫检测为不合格;如果定值塞尺不能够塞入脚垫底部,则脚垫检测为合格。很明显,这种检测方式不但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人工检测极易因长时间工作造成视觉疲乏,从而产生漏检,更重要的是,由于这种检测方式为接触式检测,在将定值塞尺塞入脚垫底部时,极易对待检电子设备表面造成划损,从而影响了待检电子设备的外观美感及使用性能,而且定值塞尺在多次的塞入工作后也会导致其自身表面磨损,影响测量精度,需要频繁更换,耗损较高。还有一种检测方式是采用非接触式检测技术,利用测距仪逐个检测出脚垫距离基面的高度,然后计算出各个脚垫之间的高度差,最后通过将高度差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判断待检电子设备的脚垫是否合格。虽然这种检测方式不会对待检设备表面造成划损,但是仍然需要对脚垫高度进行逐个测量、计算,检测时间长,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检测效率高,不会对待检设备造成划损的电子设备脚垫检测仪。
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设备脚垫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工作台,供放置待检设备;
检测区,由透明材质制成,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作台上;
触控屏,设置在所述检测区上侧,接收待检设备脚垫的压力信息,根据接收的压力信息获取脚垫的坐标信息,并将获得的坐标信息传送给控制机构;
测距仪,设置在所述检测区下方,测量待检设备脚垫与所述检测区之间的垂直距离;
位移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区下方,驱动所述测距仪在所述检测区下方移动;
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触控屏、测距仪、位移机构电性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触控屏为压感式触控屏,所述压感式触控屏的个数与所述待检设备脚垫个数相同。通过采用与脚垫相同个数的压感式触控屏可以更精确的接收待检设备脚垫的压力信息,进而精准的获取脚垫的坐标信息,提高了本发明检测仪的检测精度。
本发明所述的位移机构是在所述检测区下方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滑轨上设有可沿其自由滑动的第一滑座,第一驱动电机经第一电机驱动丝杠与第一滑座相连,第一滑座上设有第二滑轨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二滑轨上设有可沿其自由滑动的第二滑座,第二驱动电机经第二驱动丝杠与第二滑座相连,所述测距仪通过第一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机构控制位移机构带动测距仪在检测区下方移动,可以使测距仪检测端位于待测脚垫正下方,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检测精度。
本发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上的第一固定板以及能够对第一固定板进行上下位置调节的第一上下调节机构,所述测距仪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通过第一上下调节机构对测距仪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可以根据检测具体情况调整测距仪与检测区之间的垂直距离,提高了检测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精创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精创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19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小学生用安全帽
- 下一篇:一种地铁形变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