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后屈曲失稳形貌的设计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1766.6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9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曹艳平;郑阳;李国洋;冯西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底 双层 结构 屈曲 失稳 形貌 设计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确定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的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用于吸收期望弹性波,
所述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包括:
软基底;
硬膜,所述硬膜形成在所述软基底的上表面;以及
多根纤维,所述多根纤维平行设置在所述软基底内,并且所述多根纤维与所述软基底的上表面的距离相同,相邻两根纤维的距离相同;
所述方法包括:
(1)获取硬膜参数、软基底参数以及期望弹性波的带隙参数,其中,所述硬膜参数包括所述硬膜的剪切模量和厚度,所述软基底参数包括所述软基底的剪切模量,且所述期望弹性波的带隙参数包括所述期望弹性波的带隙起止频率;
(2)基于所述硬膜参数、所述软基底参数以及所述期望弹性波的带隙参数,确定所述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的参数,其中,所述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的参数包括所述纤维的剪切模量、所述纤维的直径、所述纤维与所述软基底的上表面的距离、所述相邻两根纤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的表面形貌具有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的模式:
皱纹模式;折叠模式;类脊凸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期望弹性波的带隙起止频率为10~10000Hz。
4.一种制备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用于吸收期望弹性波,
所述方法包括:
(a)提供软基底和硬膜;
(b)基于所述软基底和硬膜的参数、所述期望弹性波的带隙参数,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确定所述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的预测参数;
(c)基于所述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的预测参数,制备所述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通过直接压缩、预拉伸释放或者高分子溶胀的方法制备所述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
6.一种确定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适用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用于吸收期望弹性波,
所述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包括:
软基底;
硬膜,所述硬膜形成在所述软基底的上表面;以及
多根纤维,所述多根纤维平行设置在所述软基底内,并且所述多根纤维与所述软基底的上表面的距离相同,相邻两根纤维的距离相同;
所述方法包括:
(i)获取下列参数:
所述硬膜的剪切模量和厚度,所述软基底的剪切模量和厚度,所述纤维的剪切模量,所述纤维的直径,所述纤维与所述软基底的上表面的距离,所述相邻两根纤维的距离;
(ii)基于步骤(i)中所获取的参数,确定所述期望弹性波的带隙参数。
7.一种吸波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所述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用于吸收期望弹性波,所述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包括:
软基底;
硬膜,所述硬膜形成在所述软基底的上表面;以及
多根纤维,所述多根纤维平行设置在所述软基底内,并且所述多根纤维与所述软基底的上表面的距离相同,相邻两根纤维的距离相同;
其中,所述硬膜-软基底双层结构是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或者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确定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波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
减振器件、减振齿轮、声子晶体。
9.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吸波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17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