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酸性蚀刻液中铜的工艺及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0837.0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4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武斌;苏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碧云 |
主分类号: | C25C1/12 | 分类号: | C25C1/12;C25C7/00;C25B1/00;C25B13/00;C25B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瑞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酸性 蚀刻 液中铜 工艺 系统 装置 | ||
1.一种回收酸性蚀刻液中铜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S1.将酸性蚀刻废液由循环槽泵入铁置换铜电解槽中,加入电解添加剂A,开启直流电源电解,并开启循环泵,使酸性蚀刻废液在循环槽与铁置换铜电解槽中循环;其中,所述直流电源的电流密度根据酸性蚀刻废液的铜离子含量确定,铜离子含量高时,先高电流密度电解,电流密度为400A/㎡~700A/㎡;当铜离子浓度降低至20g/L左右时,调节阴极电流密度为低电流密度电解,电解的电流密度为100A/㎡~400A/㎡,至酸性蚀刻废液中铜离子浓度≤0.1g/L;酸性蚀刻废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35℃。
S2.在外加直流电场条件下,诱导酸性蚀刻液中的铜离子定向迁移到铁置换铜电解槽中的阴极板上发生还原反应,得到铜产品,废铁在阳极钛框中氧化为二价亚铁离子;
S3.酸性蚀刻废液经回收铜后的含铁废液进入隔膜电解槽氧化,加入电解添加剂B,二价亚铁离子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S4.经隔膜电解后的含铁废液泵入聚合反应器中,加入聚合稳定剂与聚合氧化剂发生反应,然后用酸或碱调节混合液中聚合物的碱化度,最终制备副产品聚合氯化铁絮凝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稳定剂为磷酸钠、磷酸铵、磷酸氢钠中一种或两种,所述聚合氧化剂为氯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添加剂A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SPS)、聚乙二醇(PEG)的混合物,按重量比添加,其添加量为酸性蚀刻废液量的0.01%~0.03%;所述电解添加剂B主要成分为硫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电解槽电流密度调节为500A/㎡~1000A/㎡。
5.权利要求1所述工艺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循环槽、至少两个铁置换铜电解槽、隔膜电解槽、聚合反应器;所述循环槽、铁置换铜电解槽、隔膜电解槽、聚合反应器依次串连,中间设置废液缓冲容器,所述铁置换铜电解槽内置阳极与阴极;所述隔膜电解槽由一种阴离子膜分割为多个阳极室与阴极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置换铜电解槽采用铜片作为阴极,钛框作为阳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与阴极间隔6cm-8cm交叉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钛框为表面钻孔的钛片或钛网焊接成的框式结构,电解槽中的溶液可以自由通过阳极钛框上的孔洞,其中放置有废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电解槽阳极室放入有贵金属涂层钛片,阴极室放入钛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碧云,未经苏碧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08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 下一篇:一种多孔铅合金阳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